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基层治理 > 正文

青年干部要争当理论宣讲“排头兵”

理论如炬,既能照亮思想星空,更应温暖烟火人间。在信息浪潮奔涌的今天,理论宣讲既要有“真理的味道有点甜”的深邃魅力,更需“飞入寻常百姓家”的传播智慧。青年干部作为新时代理论武装的生力军,要推动理论宣讲从“纸面”跃向“云端”,从“殿堂”走进“巷陌”,争当理论宣讲“排头兵”,让党的创新理论真正成为群众心中的“北斗星”、行动的“指南针”。

筑牢信仰根基。思想传播不是大水漫灌的说教,而是精准滴灌的智慧工程。青年干部要善于将“基本原理”转化为“生活道理”,把“理论逻辑”翻译成“实践密码”。青年干部要在田间地头开办“板凳课堂”,在工厂车间组织“午间微课”,在社区广场开设“星空夜话”,让抽象概念具象为民生关切,使宏观蓝图转化为具体图景。运用报告原声、专家解读、视频讲座等立体化载体,既保证理论的“原汁原味”,又烹制思想的“营养套餐”,推动理论学习从入眼入耳走向入脑入心。

激活思想密码。青年干部需坚持“讲党性、求生动、接地气、扩范围”的原则,探索“文艺+宣讲”“科技+传播”的新路径。用鲜活的时代语言解构理论精髓,以生动的艺术形式呈现思想内核,借助新媒体技术构建虚实交融的传播场域。在保持理论深度的同时增强表达温度,让政策解读既有政治高度又带泥土芬芳,使理论宣讲既保持思想锐度又具情感温度。

织密传播网络。青年干部要以系统思维打造理论宣讲共同体,善于整合“五老”的阅历优势、思政教师的专业优势、文艺工作者的创作优势,通过“云课堂”实现理论随时学,借助“微视频”促进重点随时悟,依托“直播间”推动热点随时议,打造“理论+文艺”“宣讲+服务”“线上+线下”的融合传播模式。用创新实践构建起理论传播的立体生态,让党的声音如春风化雨,润泽万千心田。

提升传播效能。青年干部要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工作方法,对党员干部突出原原本本学、逐字逐句悟,推动理论学习向信仰扎根;对基层群众注重结合岗位讲、融入生活用,促进思想武装向实践转化。建立“需求调研-精准供给-效果反馈”的闭环机制,通过知识竞赛、心得交流、实践考核等方式,将理论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实际行动。

[责任编辑:李一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