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省委召开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强调要加快构建人才活力充分释放的高效能体制机制。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是培养新时代创新创业人才的关键路径。基层镇街作为改革发展“第一线”,面临体量、资源等先天劣势,亟需强化统筹思维与能力,深入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在创新突破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
统筹谋篇布局,绘制一体化发展蓝图。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科技、人才之间的互动愈发紧密,教育为科技发展提供人才储备与知识基础,科技进步为教育革新提供技术支撑与创新动力,而人才则是推动教育与科技协同演进的核心要素。统筹一体化推进,关键在于找准结合点、形成结合力。明确方向,以顶层设计先行,将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纳入乡镇整体战略布局,充分调研当前各条线存在的目标任务不同、部门联动不足、信息交流不畅等问题,构建横向联动、纵向贯通、协同合作的组织体系,厘清资源、需求、问题三张清单靶向攻坚。坚持重点领域与整体推进并重,面对基层乡镇在高层次教育、高水平科技、高素质人才领域参与度不足的困境,围绕传统产业焕新、新兴产业集聚,以产业链布局创新链、人才链。
统筹资源整合,夯实一体化发展基础。教育、科技、人才彼此联系、相互支撑,只有实现资源的深度融合,才能发挥出推动发展的最大效能。要做好点面结合文章,深度融入霞客湾科学城功能区建设,加强同南理工江阴校区、江南大学江阴校区、江阴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的对接联络,打造一批建在产业链上的实训基地、科创载体、特色园区,瞄准产业所需、项目所急、企业所缺,引进、培养更多科技人才、技能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加速产学研用成果转化。深入落实党委联系服务人才制度,领导班子、相关部门带头与企业家、专家人才交朋友,密切与在外贤达联系,讲好创新创业故事,通过以商引才、以才引才充分挖掘资源,不断拓宽高层次人才来源渠道。
统筹服务管理,优化一体化发展环境。实践证明,突破一项核心技术、引进一个重大项目,培育一名创新人才,关键在于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坚持数量与质量并举,不断壮大专精特新“小巨人”、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梯队,主动打造与产业配套、和项目对应的专业化平台,构建项目招引、团队组建、投资对接、建设加速、后续支撑的全过程链条,全力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攻关核心技术,加快破解“卡脖子”难题。坚持培育与服务并重,深入走访问需,面对面倾听企业声音,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为企业发展鼓干劲、强信心,持续打响“月聚英才”工作品牌,推动组织、科技、教育、人社等职能部门扛起主体责任,加强联合协作,形成工作合力,协同做优科技工作,加大对各类人才的关心关爱力度,切实提高工作效率与服务质量,激发创新活力。
(作者:江苏省江阴市月城镇党委书记 孔晓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