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基层治理 > 正文

激活红色动能 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民营经济作为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焦点,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党组织作为企业进步的“领航者”、转型的“加速器”、内部的“沟通桥”,只有组织有力,方能发展高效。近年来,浙江省嘉善县陶庄镇始终围绕“党建强、发展强”核心主题,聚焦两新党建持续发力,通过组织联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力量统筹协调、效应叠加放大,激励民营企业在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新作为。

强组织,让民营经济发展底气更足。突出政治建设,不断加强对企业的政治引领、政策凝聚,把打通政策链置于首要位置,全面贯彻落实“三送三提”助企增值化专项服务精神,由“上门问”变为“主动答”,由“分散去”变为“组团跑”,帮助企业用好用足现有政策红利。加强组织布局,灵活运用属地党委整合型、龙头企业带动型等模式,立足产业发展实际,通过支部建设、党建联建等方式,集成化布局党组织,构建“乡镇党委-产业链党委-成员单位党支部”三级组织覆盖体系,促进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明确组织章程,坚持“一链一策”制定产业链党委章程,全面落实“三联三会”“五必谈、五必访”等制度,切实做到大事共议、要事共决、实事共办、急事共商,不断激发机制活力,形成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发展合力。

锻队伍,让改革发展大胆迈步向前。加强身份认同,严守政治标准优先的选拔标准,选优配强民营企业党组织书记、党务工作者,鼓励党组织负责人与企业管理层实行“交叉任职机制”、党务工作者与业务技术人才进行“双向锻炼”,号召符合条件的两新组织党务红领参与申报认证,广泛设立“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发起“我为企业谋发展”“我为‘双示范’建设献一计”等倡议,激发党员职工荣誉感、使命感。紧密联结党员职工群体,实施点亮“微心愿”暖心活动,关心关爱困难职工尤其是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提供劳动权益保护、矛盾纠纷调处、心理疏导慰问等专属服务项目,为党员职工冲锋在前解除“后顾之忧”。构建共享平台,贯彻落实两新党建指导员“1+1”包联工作制,明确企业党建责任清单,定期组织开展党课能力提升活动与党务专业培训,实现经验传递、资源链接、无缝沟通,力求党组织覆盖既有广度又有深度,持续强化党组织的向心力。深化村企协作共建模式,鼓励民营企业积极承担社会使命,推动共富助跑项目落地、扩大乡村劳动力就业规模,着力提升基层两新党建工作品质。激活兴才“一池春水”,聚焦“企二代”队伍建设,引导企业家老带新、熟带生,助推民营企业实现转型升级和代际传承,围绕产业规划布局,引进高层次人才项目,选聘“引才大使”,致力引智强企、人才赋能,构建近悦远来人才发展环境。

提效能,让贴心服务担当更加有效。加大政策扶持强度,建立由组织部门引领、关键企业对接、核心任务承办、重大项目绑定的运作机制,推出系列扶持民营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组合”,在人才吸纳、资金获取等方面提供切实援助,确保民营企业家真正受惠。深化“网格连企、暖心助企”服务模式,围绕企业发展态势、政策实施、资金租赁、环保节能等关键领域,对民营企业进行深度调研,精确评估企业发展现状。优化服务供给体系,整合产业链上党建资源,进一步梳理问题清单、需求清单、机会清单“三张清单”,覆盖政府服务领域,转化党建关怀为发展动力。组建“三师服务团”,提供法律、财务、税务等专业服务,形成助企扶企合力,推动企业稳健发展。不断完善“三送三提”服务模式,帮助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助力打通企业高质量发展“堵点”,提振企业发展信心,推动企业技改升级,进一步提升助企格局。

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迎来发展“黄金期”,紧抓两新党建这个突破口,聚焦开辟更多“党建+”融合新路径,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做好服务工作,落实党的要求,回应社会期待,为民营经济发展增添强劲动力。

(浙江省嘉善县陶庄镇 宁宁)

[责任编辑:李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