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社会治理 > 基层党建 > 正文

以人才“活水”润泽乡村“沃野”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以“深化农村改革,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为核心,将人才振兴置于战略高位,明确提出“完善乡村人才培育和发展机制”“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支持计划”等关键举措,为广袤乡村注入蓬勃生机。人才如活水,唯有引才以政策之“巢”与产业之“凤”共舞,育才以精准之“尺”与科技之“工”同频,用才以利益之“基”与情怀之“魂”共鸣,方能润泽乡村的沃野千里,绘就农业强国的壮美画卷。

引才需“筑巢引凤”与“以产聚才”同步,让政策红利与产业机遇成为人才奔赴乡村的“引力波”。人才振兴,首在引才。政策层面,需以“筑巢引凤”之策优化人才生态。要持续探索“人才贡献积分制”等制度,通过给予编制、职称倾斜,破解人才上升瓶颈,让科技人才“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产业层面,需以“以产聚才”之智激活发展动能。要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推动生物育种、智慧农业等技术创新,探索“乡村产业合伙人”等制度,通过资源匹配实现村集体与人才共赢。如此政策与产业的同频共振,方能形成人才集聚的“引力波”。

育才需“量体裁衣”与“科技赋能”并重,让术业专攻与智慧全能成为人才振兴乡村的“助推器”。育才之道,在于精准与创新。精准育才需“量体裁衣”。要在“田间课堂”针对种养殖户难题开课,将专家指导与生产场景结合,提升培训实效,同时引入职业经理人运营集体资产,为经营管理人才提供实践平台。科技赋能则需“智领未来”。要支持发展智慧农业,拓展人工智能、低空等技术应用场景,通过“研百项、入百企”等类似行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助力智能化生产。唯有以需求为导向、以科技为杠杆,方能培育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用才需“利益驱动”与“情怀引领”结合,让物质富足与精神富有成为人才不离乡村的“黏合剂”。留才之要,在于共享与认同。利益共享需“真金白银”。要出台乡村人才激励政策,对贡献突出者给予高额奖励,为人才提供创业资金与资源支持。情怀引领则需“价值共鸣”。要运用“乡村产业合伙人”等制度,推动人才与产业、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让人才在共建中收获归属感,实现个人理想与乡村发展的同频共振。当物质保障与精神追求双向发力,方能奏响人才扎根乡村的“协奏曲”。(鹰潭市余江区洪湖乡人民政府 杨志梁)

[责任编辑: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