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阳曲县委党校面向东黄水镇260名党员举办全县第一期党员进党校示范培训班,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农村党员进党校的目标要求,通过强化党员身份意识和忠诚意识,激发其荣誉感和使命感,提升政治理论水平和履职能力,进而加快乡村全面振兴进程。
农闲时间集中学,课程内容全“对味”
为提升培训质效,东黄水镇前期通过走访调研、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广泛征求参训党员意见建议,准确把握学习诉求和参训意愿,在此基础上确定培训时间和学员名单,统筹谋划、科学设计,量身定制教学“菜单”,为参训党员“精准滴灌”。鉴于本期参训党员以农村党员为主,课程突出“农字号”,镇党委书记打头阵登台授课,谈感受、话提升、讲信念,并邀请市委党校一流专家老师,结合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等开展了3节针对性、实用性、操作性极强的讲座,既有对镇情实际的阐释分析,也有强化党建引领、加强基层治理、做好群众工作的实际指导,还在本土红色阵地——马文蔚纪念馆进行了现场教学。
教室里,党员们聚精会神听讲,不时记下笔记。走进马文蔚纪念馆,党员们参观了“可爱的家乡”“求学的历程”“沉默的秘密”等多个篇章,深入了解了马文蔚先生卓越的一生。他们纷纷表示,要向马文蔚同志学习,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用情用力建设好家乡。
线上线下相结合,全覆盖中有“鲜味”
按照“县级普遍培训、基层兜底培训”的要求,阳曲县坚持把最优质的资源第一时间送到村(社区)、最管用的办法第一时间传到村(社区),让党员听得进去、用得鲜活。培训运用了该县成功运营两年多的“首邑大讲堂”自主培训品牌模式,依托县委党校主阵地,运用“云视讯”现代信息化技术进行“现场教学+视频教学”。该平台最多可同时覆盖1400余人,用在党员轮训工作中,有效保障了同批次流动党员、年老体弱党员的全覆盖,让党员教育培训的“鲜味”飘向每名学习党员的案头。其他8个乡镇党委均将于今年3月底前至少举办一期农村党员进县级党校轮训班,确保党员轮训计划落地落实。
春风化雨孕秋实,严实体系长“回味”
党员教育培训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要让教育内容既“入脑”又“入心”还“入行”,须在党员的日常教育管理以及健全完善培训成果转化、评估和激励机制上下真功夫。阳曲县将提升党员培训质效作为工作重点,积极响应全省及全市组织部长会议关于强化党员队伍建设、落实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机制的要求,参照《太原市党员集中培训工作规范》,精心策划制定了一套集春风化雨般的教育引导与严格细致的管理评估于一体的方案,旨在平衡集中培训与日常教育,确保培训质量得到有效评估与提升。
培训结束后,录制的课程会分发至各乡镇党委和村党支部,便于党员在随后的“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中集中学习观看,也便于党员自主学习,起到优质资源共建共享的效果;乡镇党委和村“两委”要和轮训学员谈心谈话,全面掌握学习情况,并按照阳曲县农村党员红黄榜管理制度,结合在职党员进社区(村)开展双报到双服务活动和“亮身份、践承诺、争创十星级党员”活动,对党员参加集中学习、履行岗位任务、先锋示范引领等各项表现进行跟踪管理,全程纪实;对于考评结果优秀的党员,优先作为上级评先树优推荐对象,特别优秀的作为后备力量培养,确保学用转化取得实效。(中共阳曲县委组织部 黄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