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社会治理 > 理论前沿 > 正文

雁群“归巢”衔来乡村“蓬勃之春”

天下之要,非人才莫居首。当前,乡村发展已进入关键期,迫切需要更多有志之士在这片热土上放飞希望、耕耘梦想,以雁群“归巢”的动力衔来乡村的“蓬勃之春”,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同时,实现人才的个人价值。

打好“亲情牌”开辟人才“归巢通道”,活水涌流,带来生机之春。乡村全面振兴关系着基层治理、产业发展、环境保护等方方面面,每个领域都需要有专业高素质人才挑大梁,然而农村地区青年流失严重,推动发展要以“引”字为先。各地区要打好“亲情牌”,开辟人才“归巢通道”,就要在细致调研、全面摸底中了解外出青年的求学、创业、就业情况,既要通过春节、中秋、国庆等返乡时间节点积极宣介政策,给予有分量、有温度的礼包,引导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群体以反哺之心回报桑梓,更要借助书信、电话加强联系,通过校企合作、单位对接等方式,有针对性地招引优秀人才到乡村奋斗,真正让人才活水涌流不息。

办好“培育课”助燃人才“倾巢而出”,蹲苗孕穗,拔节希望之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精准引才的基础上,也要用心育才,根据“缺什么补什么,干什么学什么”的原则,开办好一堂堂“培育课”,让更多人才“倾巢而出”。育才过程切忌“花拳绣腿”、华而不实,既要“接地气”,把课堂前置到田间地头、村头村尾、房前屋后,在耐心蹲苗中不断丰盈青年一代的农耕知识面、群众工作方法、产业经营思维等,以差异化、精细化、个性化课堂为人才赋能补钙,同时也要大力开办“实训基地”,通过传帮带等方式,让人才实操练习,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融合贯通,从而挖掘更多有潜力独当一面的好手。

订好“奋斗位”引导人才“筑巢归心”,争先创优,共绘灿烂之春。要想乡村实现可持续发展,关键是要让已经引来的人才留得下、让更多观望的人们愿意来,这就要求组织部门积极“对话”人才,了解他们的现实需要,使其安心、舒心、放心,从而激发干事积极性。为此,各地区既要结合政策全面落实人才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刚需,以制度保障和温暖服务“拴心留人”,也要给予人才担当、历练、奋斗的机遇,敢于打破各类条条框框的限制,大胆启用青年人才,根据过往经历、专业擅长和个性等,安排他们到发展一线、攻坚前沿唱主角,营造争先创优的积极氛围,让人才在乡村天地绽放风采。(中共龙南市委组织部 余丽)

[责任编辑:李玮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