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社会治理 > 理论前沿 > 正文

靶向施策激发社区监督体系新动能

社区作为联系群众的重要纽带,做好社区监督检查工作是提升社区治理水平、维护群众利益的必然要求。推进社区监督工作,需紧扣社区日常,多维度精准施策,实现“明责于心、聚势于行、创新于法、育廉于魂”的良好工作态势。

明责于心,筑牢靶向监督“坐标轴”。社区监督工作要精准定位,面对民生政策、公共服务、资金流转等事务,握紧“探照灯”“放大镜”。紧盯政策执行,检验惠民措施成效;严管资金流向,精准识别虚报冒领等问题;扫描履职尽责情况,建立干部作风评估机制,整治“慢作为”“乱作为”。将基层监督延伸到治理末梢,以精准监督赋能纪检“微循环”,确保监督有的放矢,保障社区事务规范运行,推动惠民政策落地,维护群众利益,实现职责明、靶向准、监督实。

聚势于行,奏响多元监督“协作曲”。社区监督工作不能单打独斗,要奏响“协作曲”,充分调动社区党员、居民代表、志愿者等各方力量,组建社区监督小组,激发群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同时,加强与街道纪工委及相关职能部门的协作配合,实现信息共享、优势互补,构建上下联动、部门协同的监督格局。通过整合监督力量,消除监督盲区,提升效能,让社区监督工作更全面、深入,实现力量融、格局优、效能升。

创新于法,打造智能监督“新引擎”。基层纪检监督,需要聚焦数字化赋能路径,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依托智慧监督系统实现权力清单云端动态展示,借助“基层小微权利监督一点通”平台,将社区事务公开、权力运行流程等信息数字化,方便群众实时监督。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民生资金、项目建设等数据进行比对分析,精准发现问题线索。通过创新监督方式,提高监督的精准性和时效性,让社区纪检监督工作更具科技含量和时代特色,达成方法新、质效高、特色显。

育廉于魂,厚植廉洁生态“营养土”。廉政教育是社区监督工作的基础性保障工程,要依托廉洁文化阵地建设,以“沉浸式”“互动式”教育方式,组织社区干部参观廉政教育基地、参加廉政讲座、观看警示教育片等,强化社区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和法纪观念。同时,加强对社区居民的廉政文化宣传,通过社区宣传栏、微信群等渠道推送廉洁故事、知识、家风家训,传播廉洁理念,营造浓厚廉政氛围,形成崇廉、尚廉、守廉风气,从思想源头上预防腐败,形成教育强、土壤厚、风气正的格局。(云南省呈贡区雨花街道营盘社区 李秋)

[责任编辑:李玮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