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理响中国 > 正文

【理响中国】统筹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关系

理响中国

作者:湖南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湘潭大学基地研究员,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曾天雄;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马湛云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必须统筹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关系,形成既“放得活”又“管得住”的经济秩序。一方面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使资源配置最优、效益最大,另一方面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维护市场秩序,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造活力,从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激发经济发展新活力。

统筹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关系,促进经济协调有序发展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要求是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高效协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把“聚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摆在突出位置,强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我国确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仅实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与市场经济一般规律的有机融合,也提供了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市场机制通过价格信号和竞争机制,能够优化资源配置、激发经济活力,推动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然而,市场调节也会导致信息不对称、公共产品供给不足以及资本无序发展等问题,需要政府通过科学制定政策、优化制度设计,发挥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的作用,为市场主体和经济发展赋能。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府和市场缺一不可。新时代新征程,我们须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让“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各展其长,共同助力经济增长。

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支撑是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双轮驱动。市场这只“无形的手”,通过高效配置生产要素、促进市场主体形成、推动企业技术创新,成为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的重要动力。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可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进而推动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同时,市场开放程度的提高还为国内经济融入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创造有利条件。但单纯依靠市场力量是不够的,政府这只“有形的手”需要更好发挥作用。政府能够统筹调配资源、前瞻布局、精准施策,通过建立宏观经济治理体系、提供公共服务、加强市场监管以及积极防范化解各种风险挑战,有效弥补市场失灵,为市场有效运行提供更强支撑。

统筹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关系,确保市场发展充满活力

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同时必须维护好市场秩序,既要“放得活”,也要“管得住”。这不仅需要放宽市场准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激发市场主体的创新创业热情和投资信心,还需通过完善法治环境和监管体系,确保市场秩序。政府应着力加强法治和信用体系建设,在加强反垄断和防止不正当竞争的同时,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和健全市场规则,保障企业公平竞争。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必须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效率意味着市场对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是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关键;公平意味着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关乎可持续发展和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正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不仅能保障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还能增强社会凝聚力。

安全是发展的基础与前提。当前,如何在发展中保障安全成为各国普遍面临的重大课题。统筹发展和安全,既要实现安全前提下的稳健发展,也要在发展中不断巩固安全基础。有效市场的持续发展能够为维护安全提供足够的资源,有为政府营造的安全环境则为发展提供了坚实后盾和保障。未来,既要通过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推动经济发展,也要着力打造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稳固国家发展大局。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是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的必然结果,也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创造良好的内部条件和稳定的外部环境。

将市场“无形之手”和政府“有形之手”始终贯穿国民经济循环的各个环节

社会再生产理论指出,国民经济循环由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四个环节构成。全面认识并充分发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在这四个环节中的作用,将市场“无形之手”和政府“有形之手”和始终贯穿国民经济循环的各个环节,对实现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

生产是经济发展的核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优化生产体系的重要抓手,也是激发新增长动力、塑造先发新优势、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选择,需要政府与市场协同推进。新时代新征程,应充分发挥市场力量,引导和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速新兴产业蓬勃发展,让市场朝着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目标集聚。政府通过有效干预缓解结构性矛盾,引导资源流向绿色能源、新兴产业等关键领域,实现供需的动态平衡和优化。

分配是社会经济运行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社会公平与稳定。通过完善初次分配、再分配和第三次分配的协调机制,可以有效促进社会公平。初次分配中,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通过工资、利润、租金等形式合理分配生产成果。政府则通过税收调节、社会保障和转移支付等手段,加强再分配职能,有效缩小收入差距。同时,政府和市场共同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第三次分配,促进慈善事业和社会公益的发展。未来,应借助市场初次分配的有效激励和政府再分配的有效调节,加快形成同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收入分配制度,确保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公平分配得到有效保障,为社会总需求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流通是国民经济循环的毛细血管。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有助于提升市场运行效率,拓宽市场潜能和空间。政府在这一过程中应发挥先导作用,通过制定和完善统一的市场规则和标准,推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深化流通体制改革,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提升商品和服务的流通效率,为市场铺好路、搭好桥,促进商品、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在全国范围内自由流动与高效配置。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深化外贸体制改革,积极发展服务贸易、绿色贸易,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通过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协同作用,完善扩大消费的长效机制,能够进一步释放国内需求潜力,提振消费信心。市场在消费环节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消费场景的创新升级和产品供给的持续优化,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丰富多元、便捷高效的消费体验,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政府则需通过政策引导,着力优化收入分配结构,切实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居民的整体消费水平提升。具体而言,可通过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提升消费能力、意愿和层级,寻找新兴消费热点和增长点,快速适应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确保消费供给与需求的高效匹配,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统筹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关系,促进经济协调有序发展,确保市场发展活力,将市场“无形之手”和政府“有形之手”始终贯穿国民经济循环的各个环节,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基金项目:202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一般项目“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发展理论研究”(项目编号:21 FDJB005)

[责任编辑:曲统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