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葫芦岛市绥中县深入实施“三领三带”专项行动,坚持“突出特色、示范带动、整体推进”的抓党建工作思路,在产业发展、锻造队伍、基层治理等方面综合施策,推动党建工作与乡村发展深度融合,抓党建促乡村全面振兴各项任务取得明显成效。
坚持党组织领航,带动农村产业发展能力提升
一是打造“一村一品”示范村。各乡镇采取“村党支部+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持续深入开展“党群共同致富”活动,领办创办合作社114个,成立产业联合党委34个,打造“一村一品”示范村48个。大王庙镇大黄洋沟村党支部成立辉煌养殖合作社,养殖肉牛50余头,带动全村养殖户致富增收。加碑岩乡黄木杖子村成立红色生态旅游有限公司,对“辽西第一党支部”红色基地市场化运营,每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近15万元,带动周边村民人均增收1.2万元。
二是创新“抱团”发展模式。针对薄弱村实际情况,大力推进村村抱团、村企抱团、“飞地”抱团等集体经济发展方式,强化资源要素整合,拓宽薄弱村发展空间。宽邦镇西台山村等10个村与农垦集团采用“村企抱团”模式,利用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资金建设占地300亩的集体经济产业园,每村每年分红8万元。小庄子镇盐锅村与周边石材厂开展结对共建,利用石材厂房顶搭建光伏发电板2130平方米,所发电量卖给石材加工企业,每年提高村集体经济收入30万元。目前,已有贝昌隆海洋牧场、春贺食品、农垦集团等11家企业与35个村结对“抱团”发展,28个村采取村村“抱团”发展模式,形成了党建联建、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乡村产业新格局。
三是实施村集体经济“双提双百”工程。通过精准包装谋划,建立村集体经济项目储备库,储备产业项目151个,充分利用财政扶持资金,实施光伏发电、设施农业等产业项目65个,实现有集体经济项目村达到100%;同时,定期召开乡镇党委书记例会,研究制定薄弱村“一村一策”方案,实行挂图作战、集中攻坚。截至目前,全县241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占行政村总数的85.5%,同比增长23.4%。
坚持“头雁”领路,带动村干部队伍素质提升
一是集中培训强素质。大力实施“头雁提升”工程,围绕党的创新理论、“三农”政策、群众工作、农村实用技术等内容,采取“理论学习+现场教学+实践锻炼”的教学模式,对282名村党组织书记开展集中轮训;依托“辽西第一党支部”旧址、刘福余烈士墓、老县政府旧址等红色资源,打造党性教育基地;建设占地500亩的产业园,打造蔬菜、水果种植等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依托县委党校,举办3期“头雁讲坛”活动,由村党组织书记现身说法、分享工作经验。
二是“擂台比武”促提升。围绕人居环境整治、壮大村集体经济等重点工作,采取“现场汇报+实地观摩”的“晒比评述”方式,组织村党组织书记逐村拉练、互学互促,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各乡镇定期组织村党组织书记交流工作经验,开展“支部书记话治理”活动,着力打造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头雁”队伍。
三是优秀书记“传帮带”。选聘一批政治过硬、经验丰富的“好支书”作为导师,组建县级帮带导师资源库,成立5个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工作室,与新任村党组织书记精准结成师徒对子,实现以老带新、以强帮弱。同时,全面实施村党组织带头人后备力量培育储备三年行动,建立健全村级后备干部推选、培育、管理和使用机制,全县共培育储备414名“一肩挑”人选,村“两委”成员后备力量1063人。
坚持党员领头,带动基层治理水平提升
一是创新基层治理新模式。在5000余名党员家门口统一悬挂“共产党员户”标识牌,设立党员先锋岗。各村党组织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360支,在抗洪救灾、人居环境整治等重点工作中,就地转化为“突击队”,特别是在“8·20”抗洪救灾和灾后重建中,及时转移危险区域群众4530人,抢修田间作业路1724公里,完成2114户水毁房屋修复重建。积极推广运用积分制,成立“积分超市”,村民通过保持环境卫生、组织志愿服务、参加公益活动等获得相应的积分,用积分换奖品,将基层治理由“村里事”变成“家家事”,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力。
二是深化网格管理新机制。建立健全“乡镇党委—村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户—群众”五级联动乡村网格治理体系,在党员户挂牌的基础上设置微网格,每名党员户联系10—20户群众,定期开展“党派我来的”入户走访,对孤寡老人、留守儿童、受灾群众等弱势群体进行关怀和帮助。范家乡邱家村开办老年幸福食堂,采用“村党支部+餐厅+网格”的爱老服务模式,由网格员、党员志愿者进行上门送餐服务,帮助老年人解决买菜难、做饭难、吃饭难的问题。永安堡乡大甸子村传播孝道文化,每个月由党员牵头为村上老人组织理发、体检等送温暖活动,提升老年群众的幸福感。
三是实施“党员能人”帮扶行动。各乡镇充分挖掘种养殖大户、致富带头人等“党员能人”,开展党员能人与农户结对帮扶,组建党群共富责任区。范家乡条石沟村“富见大樱桃”产业园每年为村民提供百余个工作岗位,村民每年增收近万元;王宝镇王宝村由10名党员致富能手带领村民种植蓝莓,形成党员示范、大户带头、散户跟进的模式,发展蓝莓大棚291个,占地1110亩,年产值达800余万元。目前,全县共组建党群共富责任区705个,有效整合资源,推动乡村产业不断发展。(中共绥中县委组织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