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涌京华,共商国是。3月4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开幕会上,一组数字激荡人心: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以来,共提出提案6019件,经审查立案5091件,99.9%的提案已经办复。从街头巷尾的百姓呼声,到写入政策、落地生根的民生实事,这串数字的背后,是中国基层治理的“绣花功夫”,更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深层脉动。
99.9%的提案办复率,丈量着中国式民主的实践深度。当菜市场摊主的诉求加速食品安全溯源制度逐渐完善,当外卖小哥的提议催生“骑手驿站”建设标准,当银发族的呼声推动“适老化改造”立法......这些从泥土里长出的提案,见证着“街头智慧”与“顶层设计”的同频共振,365天永不掉线的治理应答,通过把每个人的好声音都变成推动时代向前的力量,成就了中国式民主最朴素的逻辑、最生动的叙事。
提案办复的高效运转,也折射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构升级。2024年,民政部共承办社区养老相关建议提案87件,其中部分内容被纳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起草中。针对有关解决高原特色农产品滞销的提案,地方政府跳出“临时补贴”的旧思路,联动电商平台打造“云端展销厅”,让牧民帐篷里的呼声变成了产业链升级的引擎......提案不再停留于个案解决,而是成为撬动高质量发展的支点。
站在“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起笔的交汇点,99.9%既是答卷更是考卷。面对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向往,广大党员干部当以“归零”心态再出发,在政策制定的源头,要少些“办公室里的推演”,多些“板凳上的倾听”;在落实推进的末端,警惕“纸面达标”的陷阱,深耕“抵达民心”的土壤,将99.9%的刻度化为自我革新的鞭策,既要在“办得快”中见担当,更要在“办得实”中显初心。
提案办复率的数字背后,跃动着的是东方大国治理创新的心跳。当责任与温度持续浸润民生土壤,中国式民主的实践,正在用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标注出人民至上的清晰刻度。(作者:徐晨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