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已经拉开帷幕,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为乡村全面振兴指明了方向,彰显出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环,承载着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关乎着国家的繁荣稳定与长治久安。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要坚持向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要动力。实践证明,聚焦集体林权、农垦、供销社、农业水价等重点领域,因地制宜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制度改革,有助于健全要素保障和优化配置体制机制,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着力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创新则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建成农业强国的关键在科技、在人才。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完善人才引用育留机制,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因地制宜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化发展,加速农业与科技融合,做好“土特产”文章,促进乡村特色产业延链增效、联农带农,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让广袤的乡村大地在先进生产力的驱动下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乡村全面振兴推进至当前,已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成效,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系日趋完善,乡村产业建设频传捷报,乡村治理效能明显提升。振奋人心的发展成就激励着我们锚定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农业现代化强国的目标砥砺奋进,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对县域乡村而言,抓好基层党组织和工作队伍建设,是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一环。广大基层干部作为促进各项举措落地的直接推动者和实时跟进者,要自觉树立乡村全面振兴“第一责任人”的担当精神,以更契合农村实际的工作方法,将各项农业发展举措转化为实际发展成效。在增强工作力度的同时,注重扩展乡村全面振兴的覆盖面,找准乡村全面振兴与“三农”工作、城乡融合发展的衔接点,持续在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扩容提质、守正创新领域迈出坚实步伐。(乌拉特前旗先锋镇 麻晓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