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地方政府既是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也是企业服务的“第一责任人”。新时代新征程中,地方职能部门需立足职能定位,以政策为支撑、以服务为抓手,以党建为引领,为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强化政策赋能,打造惠企纾困“暖心工程”。政策精准落地是护航民营企业的关键保障。地方职能部门需构建“全周期、立体化”政策支持体系。一方面,完善政策供给,动态梳理国家减税降费、融资担保等政策,制定地方特色化配套措施,如设立民营企业专项扶持基金、推行“一企一策”定制化服务包,让政策红利直达企业。另一方面,优化政策兑现机制,建立“企业需求清单—部门资源清单—项目落实清单”闭环管理模式,通过“免申即享”“线上直兑”等数字化手段,破解政策落实“中梗阻”。针对融资难题,可联合金融机构推出“园区贷”“科创贷”等金融产品,搭建银企对接平台,降低民企融资成本。
优化服务生态,构建亲清共赢“发展港湾”。营商环境是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土壤。地方政府需从“管理思维”转向“服务思维”,打造“有温度、有效率”的服务品牌。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推行“一窗受理、并联审批、限时办结”模式,实现企业开办“零跑腿”、项目审批“零延误”、问题解决“零障碍”。完善人才服务链条,建设人才公寓、技能培训中心,实施“企业家成长计划”,通过“订单式”培训、校企合作等方式,解决企业用工难、引才难问题。搭建政企沟通平台,建立“企业家恳谈会”“驻企服务专员”等机制,常态化收集企业诉求,形成“问题收集—分类交办—跟踪督办—结果反馈”全流程服务体系。
聚焦党建引领,激活民企发展“红色动能”。党建强则企业强,党建兴则发展兴。基层党组织应充分发挥党建“红色引擎”作用,着力织密组织网络、做优服务矩阵、厚植责任担当,推动党建工作与民营企业发展互融共进,为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添砖加瓦。建立定期全覆盖摸排机制,全面掌握每个民营企业的经营运行、党员职工队伍建设等详细情况。选派党建指导员指导有条件的民营企业采取单独组建、派员帮建、企业联建、挂靠组建等方式成立党组织,推动民营企业党组织应建尽建。深化“双向培养”,将企业骨干发展为党员、将党员培养为业务骨干,打造党员先锋岗、技术攻关队,形成“关键岗位有党员、核心技术有党员、困难面前有党员”的示范效应。
护航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事事紧抓不放”的执行力,持续优化政策支持、服务保障、党建赋能三大体系,让民营企业轻装上阵、大胆创新,在高质量发展的浪潮中破浪前行、勇立潮头。
(浙江省瓯海经济开发区 滕伊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