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治理网评> 正文

两会国是厅 | 加强医养结合,促进养老事业蓬勃发展

2025两会

养老是社会广泛关注的重要民生话题,也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高频词。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截至2024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3.1亿人,占总人口的22%,其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2.2亿人,占总人口的15.6%。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庞大,人口老龄化速度较快,老龄化问题多,78%的老年人至少患有一种慢性病,约20%的老年人患有三种及以上慢性病。快速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给养老服务机构的供给带来了巨大挑战。尽管截至2023年末,全国共有4.1万个养老机构,但床位数量和服务能力仍难以满足需求。未来十年,我国老龄化将进入加速发展的阶段,与此同时,我国的家庭规模日益减小,2020年人口普查数据表明,全国平均家庭人口数不足3人,在此情形下,家庭养老的人口基础日趋削弱,更多需要依靠社区和机构养老,因而机构养老需求旺盛,在大城市中,这种需求更加突出。然而机构养老现状却不容乐观,大多数在养老机构里的老人生活质量亟待提升。面对我国老龄化日渐加深,养老压力日益加大的情形,加强养老机构建设,推动医养结合,强化养老照护的专业化培训,是促进我国养老事业蓬勃发展的必要举措。

一、现有养老机构存在诸多问题急需解决

我国现有的养老机构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公办和民营,前者一般由政府背书,资质高,服务效果好,然而市区公办养老机构却一床难求,普通人要提前若干年排队才有可能入住,而民营养老机构也大体上分成高中低三档,高档和中档民营养老机构对普通人而言往往难以企及,因此对大多数居民而言,能够现实考虑的都是相对较低端的民营养老机构,这类养老机构数量大,且往往分布于离市区较远的郊区。由于这类养老机构是普通人最有可能入住的养老机构,针对这类养老机构进行的现状和问题分析就具有重要的现实针对性。以下的分析主要针对相对较低端但普通民众能够考虑的民营养老机构。

首先,养老机构的护理人员参差不齐,缺乏专业的培训和学习,难以提供令人满意的照护服务。这一点突出体现于许多民营的养老机构,护理人员大多数来自各地农村,中老年女性居多,年龄平均在四十至五十之间,只能从事基本的照护工作,远谈不上提供高质量的照护服务,而且人员非常不稳定,护理人员频繁更换是常态,不利于老年人获得稳定的照护服务。

其次,养老机构日常“圈养式”管理方式导致老人心情压抑,情绪低落。出于对老年人安全的考虑以及照护人员数量的不足,大多数养老机构都采取“圈养式”管理,即把老人封闭在楼房内,很少有机会能够外出,这使老人们的活动空间受到极大限制,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而且容易产生矛盾。

第三,大多数养老机构并没有可以依托的综合医院,老年人生病后仍需依靠家属自行解决。老年人本身体质弱,在养老机构中的老人多数都有一种以上的慢性病,他们比普通人更易生病。然而,一旦生病,多数养老机构并没有相应的医护人员给予及时的应对措施,往往只能通知家属自行解决,由于许多养老机构处于离市中心较远的位置,对于家属而言,带老人到医院看病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有时候甚至因事发突然而难以及时应对。

二、加强医养结合,促进养老事业健康蓬勃发展

老年人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和生活照料需求叠加趋势明显,这对传统的养老模式提出了巨大挑战。传统的养老模式主要以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为主,侧重于生活照料,但在医疗服务方面存在明显不足。患病老人不得不频繁往返于家庭(或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之间,不仅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还可能导致病情延误。同时,长期占用医疗机构的资源,也加重了医疗系统的负担。

在此背景下,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应运而生。医养结合是指将医疗资源与养老服务有机融合,为老年人提供集医疗、康复、护理、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这种模式打破了传统医疗与养老分离的局面,实现了医疗与养老的无缝对接,使老年人能够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中同时获得医疗和养老服务,避免了因医疗与养老机构分离而导致的奔波和不便,提高了服务的可及性和效率,能够更好地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健康养老需求。

尽管我国陆续出台了促进医养结合的系列相关政策,例如,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卫生计生委等部门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指导意见的通知》提出开展医养结合试点。此后,原国家卫生计生委联合民政部确定了多批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单位。然而,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诸多挑战。医养系统分离、管理分散的问题依然存在,养老服务机构与医疗机构各成系统,缺乏有效的衔接机制,老年人在就医和养老过程中存在诸多不便。医养资源不足,各参与方积极性不高。医疗资源紧张使得医院难以将更多服务提供给有养老需求的老人,而养老机构开展医养结合服务受到医保政策缺失、资金投入不足、专业人才短缺等因素的制约,积极性受挫。

在医养结合方面,日本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日本的许多养老机构均依托于综合医院,因而老人在诊治和康复方面极为便捷,有问题随时可以得到治疗和进行康复训练。不仅如此,日本护理学校也与养老机构密切关联,为养老机构量身订制各类护理人员,可以很好地满足养老机构的各种照护需求。此外,日本养老机构与附近居民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关系,经常有许多志愿者前往养老机构提供各种志愿服务,为老年人提供各种娱乐和学习活动,使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养老机构还专门针对老人家属进行相关培训,以方便他们在老人康复回家后的各项活动中能够从容应对。

因此,对于目前我国大量的养老机构而言,仍需加强专业康复训练、加强与社区居民的互动,增加针对老年人的各种活动,拓宽他们的活动范围,丰富他们的日常生活。而更急需解决的是要加强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可以通过与附近医疗开展定点治疗、医生定时巡视、配备全科医生等方式来强化医疗资源的配备,从而方便老年人的诊治与康复。面对未来不断加深的老龄化进程以及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口,医养结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急需加强。而养老机构的医养结合更具有紧迫性。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 王智勇

责任编辑:张宏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