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献策映初心,履职不停步。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是汇聚民智、共商国是的盛会,也是展现代表委员履职风采的重要平台。一条条建议、一份份提案,既是凝聚民意的“任务书”,更是擘画蓝图的“施工图”。进入两会时间,人民论坛网特别推出“两会国是厅”专栏,聚焦两会热点,聆听代表委员声音,展现新时代代表委员的责任与担当。
邓朗妮
全国人大代表 广西科技大学副校长
当前,全球数字经济竞争已进入数据要素深度赋能产业的新阶段。数据要素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生产要素,其价值在于通过汇聚、治理、流通和应用,推动产业升级、优化资源配置并创造新经济形态。然而,我国虽坐拥全球最大规模工业数据资源,但受制于数据确权难、定价乱、流通堵等问题,制约了产业数字化转型。
为此,建议:
支持试点城市开展特色尝试。支持有产业特色的城市开展产业数据交易试点,创立“产业数据银行”模式。依托链主企业,建立行业级数据托管中心,通过“数据股权化”实现产业链上下游数据资产联合运营。利用东盟桥头堡区位优势,在老工业基地城市(如柳州)建立中国—东盟工业数据交易专区,重点推动工程机械运维数据跨境流动。以财政资金为杠杆,吸引社会资本设立专项基金,重点投资数据清洗、工业算法开发等基础环节。
进一步完善制度体系。建立工业数据分类分级确权体系,区分设备数据、工艺数据、管理数据的权属边界。创新“数据贡献度”计价模型,将数据质量、应用成效纳入交易定价。建设产业数据沙盒监管平台,允许在安全可控环境下开展数据融合应用测试。推行数据交易容错免责机制,明确“尽职免责”适用情形,消除主体参与顾虑。
强化实施保障。国家相关部委建立“部省市”三级联动机制,赋予试点城市数据跨境流动特殊管理权限。支持试点城市创建工业数据要素化创新中心,培育既懂产业机理又通数据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建立试点成效动态评估体系,重点考核数据要素对传统产业提质增效的实质贡献,而非简单交易规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