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献策映初心,履职不停步。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是汇聚民智、共商国是的盛会,也是展现代表委员履职风采的重要平台。一条条建议、一份份提案,既是凝聚民意的“任务书”,更是擘画蓝图的“施工图”。进入两会时间,人民论坛网特别推出“两会国是厅”专栏,聚焦两会热点,聆听代表委员声音,展现新时代代表委员的责任与担当。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单县第一中学副校长樊董伟(照片由代表独家提供)
作为建设教育强国、健康中国的关键一环,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一直是党中央高度重视、人民群众密切关注、全社会广泛关心的重大课题。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2023年4月,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的《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创新性地提出“以德育心、以智慧心、以体强心、以美润心、以劳健心”的理念,深刻诠释了“五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关键作用,为学校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了清晰的思路和切实可行的方法。
当前中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饮食习惯不健康、运动缺乏、睡眠不足、心理问题增多等问题,这些干扰了学习状态,降低了生活质量。
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助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强化手机与网络管理,营造健康成长环境。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从源头上减少青少年沉迷网络、接触不良信息的风险,避免手机的过度使用分散学生注意力,扰乱课堂秩序,降低学习专注度。同时,加大对学校周边环境的治理力度,更加注重家校共育,共同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
二是保障充足睡眠,优化早餐时间安排。学校要严格落实“双减”政策,教师应合理布置作业内容,充分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作业,避免因作业压缩睡眠时间;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学生到校时间,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拥有充足的睡眠时间。另外,依据人体在睡眠期间新陈代谢减缓,醒来后消化系统需要时间恢复的生理规律,适当调整中小学生早餐时间:早起后先进行适量简单的晨练、晨读活动,约一小时后再吃早餐,这样既能促进身体苏醒,加快新陈代谢,又有助于学生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后续的课程学习。
三是加强多元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加强体育锻炼、开展社会实践和劳动实践活动、推进国防教育常态化,对于青少年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应丰富体育课程的种类,通过多样化的体育活动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坚韧的意志品质。加强与社区、企业的合作,开展如志愿服务、职业体验等活动,提升学生的社交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借助农场、手工工坊等场所,组织中小学生开展劳动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通过定期开展军训、将军事锻炼融入体育课,邀请专家举办国防知识讲座,组织学生参观军事博物馆等多种形式,不断提升国防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