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基层党建 > 正文

辽宁大连:精准施策激活网约配送群体党建“新动能”

近年来,辽宁省大连市委社会工作部始终把新就业群体特别是网约配送群体党建工作摆在重要位置,迅速组建大连市级网约配送行业党委,第一时间帮助协调解决问题,主动走到“小哥”身边,积极创造各类机会提升“小哥”群体的职业荣誉感和社会认可度,切实把服务和关怀送到网约配送员心坎上,让“小哥”真正找到了“娘家人”。2024年以来,网约配送群体先后获得省优秀党务工作者1名,市劳动模范2名,市、区先进基层党组织2个。

注重关爱凝聚,积极推送“新”服务。依托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等,建设“爱心驿站”1620个。在主城区探索建设集服务、保障、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服务阵地——“海之骑”新就业群体24小时智能驿站,倾力打造万达广场“连心驿”新就业群体综合服务体,为新就业群体提供避暑取暖、休息充电、简易救助等便捷服务。组织开展“驿路先锋、党旗领航”主题活动,联合相关部门,制定印发新就业群体《权益保障方案》,从规范用工、招聘培训等方面明确12项具体措施。会同医保、工会等部门,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将网约配送员等新就业群体全部纳入“大连普惠保”参保范围。推行“党员—党支部—行业党委—行业管理部门”诉求表达“直通”机制,通过设立意见箱、“书记见面日”等方式,帮助网约配送群体解决诉求问题102个。开展“红色讲堂”“奋进跟党走、携手共逐梦”等活动,通过用工共享、线上招聘等途径,为网约配送员提供对接需求、业务指导、职业介绍等个性化服务。

突出团结引领,着力淬炼“新”力量。坚持线上线下结合抓好网约配送群体党员教育,一方面,由大连市委社会工作部牵头组建微信群,通过推送学习资料、围绕既定主题开展讨论、转发优秀党组织和党员事迹等方式,开展学习教育,把网约配送群体党员与党的组织、党的活动“连”在线上;另一方面,线下由属地街道(社区)、行业管理部门党组织主导,利用“早班10分钟”集体学习、接单间隙个人自学等方式,抓好网约配送群体党员分类教育、弹性教育。组建大连市级网约配送行业党委,注重在企业管理层和网点负责人中择优选配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突出的党员担任党支部书记。推动各地区和行业管理部门选派10余名骨干担任党建工作联络员,帮助新建党组织建立工作制度,创设活动载体,设立党员先锋岗和党员责任区。通过社会工作部门“温情召唤”,行业管理部门和行业党委“梳理核查”,群团部门、基层党组织“暖心服务”等方式,齐心协力摸清党建工作底数,将网约配送群体党员及时纳入有效管理。注重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活泼形式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引领网约配送员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先后收到入党申请书132份,培养入党积极分子45名,近3年发展党员数量逐年增加。

聚力价值提升,引领展现“新”担当。联合全市1.3万余名网约配送员和快递员,共同发出“争做交通秩序的维护者、城市风貌的贡献者、社会文明的传播者”倡议,引导做好“双向奔赴”,定期组织行车安全教育、联合反诈防骗宣传、“迎接夏季达沃斯、争做城市‘新主人’”等活动。组织开展“我爱大连,‘小哥’行动起来”活动,美团、饿了么等平台骑手2000余人参加,引导他们主动担纲治安巡逻员、线索信息员、矛盾调解员、平安宣传员,通过隐患直报、随手拍等方式,帮助发现解决问题,以实际行动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力量”、引领“新风尚”。鼓励引导网约配送员因业制宜、自主选择,充当好城市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服务员”角色,推动组建“先锋骑手”“红色小哥”等各类志愿服务队164个,吸纳志愿者967名,开展服务2.3万余人次。指导首批48名“小哥”与空巢独居老人结成“对子”,帮助办理买药、大件物品送货上门等事宜,受到群众热烈欢迎。

聚焦配送难题,持续激发“新”活力。收集整理“进门难”小区(楼宇、公寓)清单,联合行业管理部门、平台企业、物业公司和“小哥”代表召开解决“小哥”“进门难”问题恳谈会,先后协调18个小区、22个大厦、38个公寓增设存餐柜(台)。会同市场监管部门,召开平台企业地区负责人、市场运营负责人座谈会,将相关负责人吸纳为市网约配送行业党委委员,提倡外卖平台重新审视自身的管理机制和运营模式,优化罚款扣分机制,合理设定配送时间,避免一味追求速度和效率,以更好保障外卖配送员合法权益。注重挖掘网约配送员群体在岗位建功、志愿服务、社区治理中的先进事迹,通过微信公众号、报纸等媒介,搭建风采展示平台,在优秀党员、劳模先进等遴选评比中积极推荐。强化身份认同和榜样激励,也让广大群众感受“小哥”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捷和艰辛,不断增强认可和感激。

(大连市委社会工作部)

[责任编辑:钟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