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商报 》( 2025年03月12日 第 A03 版)
田海涛 全国人大代表,郑州航空港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
2024年,郑州航空港区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375.6亿元,同比增长13%;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16.8亿元,同比增长20.9%;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三项指标增速均居全省第一。
作为“中原特区”,2025年,郑州航空港还有哪些新打算?全国两会期间,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专访全国人大代表,郑州航空港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田海涛。
将企业选地、购地流程从传统模式的15天压缩至3天
顶端新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是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高频热词。2025年,在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方面,郑州航空港区有哪些新举措?
田海涛:在深化改革方面,2025年,郑州航空港区将深化财税金融改革。
同时,推进土地供应模式改革。接入DeepSeek等AI大模型,结合土地资源库与政务服务知识库训练智能工具,推出“智能选址助手”“项目匹配数字人”,实现地块与企业需求的精准对接。
开展审批效率革命。通过“无感审批”技术,将企业选地、购地流程从传统模式的15天压缩至3天,效率提高400%。此外,还将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
在扩大开放方面,推动“空中丝绸之路”强基扩面。拓展郑州—卢森堡“双枢纽”战略合作,推进郑州—吉隆坡、郑州—墨西哥城等“双枢纽”建设,推进中国邮政航空枢纽、机场三期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建设国际航空枢纽。
推动“陆上丝绸之路”扩量提质。以郑州国际陆港为依托,吸引中欧班列物流服务企业和陆港适配型生产企业集聚发展,打造中部地区重要的大宗商品配置枢纽。
推动“海上丝绸之路”高效衔接。加快郑州水港建设前期工作,打造航空港区“通江达海”物流新通道,实现“空、海、铁、公”全类型运输模式协同发展。
推动“数字丝绸之路”创新发展。建成航空港跨境电商生态产业园等7个跨境电商产业园,推动“跨境电商+产业带”融合发展,带动豫品出海。
围绕比亚迪,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城
顶端新闻:2025年,郑州航空港区将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方面如何发力?
田海涛:清理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提升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水平。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集成办”“承诺办”“跨域办”“免审办”,打造全国最优政务服务窗口,实现“办事不求人、办事最简单、办事最干净”。营造稳定、透明、规范、可预期的法治环境。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推动富士康“3+3”战略加速落地实施,服务器链主企业超聚变增产扩产,加快构建以龙芯中科为引领的中国“信创谷”。以比亚迪郑州基地为核心,带动上下游配套企业集聚,打造全国领先、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郑州航空港新能源汽车城。
同时,加快中原医科城建设,依托中信大健康产业创新基地、国药生命科学谷等一批标志性项目,打造世界级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集群。依托中部最大的河南空港智算中心,谋划布局全球数字身份根节点中心,探索开展跨境数字金融、数据跨境流动、数字贸易等试点,打造数字贸易高水平开放平台。
还将积极承接第四次产业转移,进一步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的联系,做大做强北京、上海、深圳3个招商办事处,充分利用三地经济、金融、人才、科技等资源优势,深化双方合作机制。
谋划在德国、新加坡等地设立海外商务中心
顶端新闻:新形势下,郑州航空港将如何做好招商引资“必修课”?
田海涛:2025年,郑州航空港区将围绕“现代化产业体系”与“新质生产力”两大核心,推动招商引资模式由“政策竞争”向“生态赋能”全面转型。
通过富士康科技集团龙头带动,推动富士康与工业机器人、人形机器人企业合作,开展智能制造场景试点应用,创建两岸智能制造融合发展示范区。
举办比亚迪供应链企业招商推介会、中国汽车供应链国际化专题论坛等活动,落地比亚迪供应链项目超30个。构建以比亚迪为龙头的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生态,预计吸引27家配套企业落地,总投资75.24亿元。
在招商模式上,通过市场化招商与全球“合伙人”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招商。
此外,郑州航空港区将面向全球招募招商大使,引入欧美同学会中部海创中心等创新平台,吸引国际创业项目落地。持续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的产业联动,谋划在德国、日本、韩国、新加坡、卢森堡等国家设立海外商务中心,建立海外招商资源对接机制,构建起触达全球的产业合作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