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人民论坛评论 > 正文

人民论坛网评 | 夯实高质量发展的人才根基

网评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5日下午在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抓科技创新,要着眼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起抓,既多出科技成果,又把科技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科技创新,关键在人才。须牢固树立抓人才就是抓发展的理念,以人才为引擎,把人才“关键变量”转化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最大增量”,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增势赋能。

以“选准人才”汇聚创新活水。创新之道,唯在得人。从天眼探空、神舟飞天,到蛟龙探海、墨子传信,从高铁奔驰、北斗组网,到大飞机首飞、AI火爆出圈……我国科技事业实现了历史性重大变化,这些都离不开各类人才的勇于探索、敢为创新。踏上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人才资源更加关键,掌握了人才,才能在创新上先行一步,才能掌握发展主动权。须坚持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完善人才选拔机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聚焦区域主导产业和重点产业链,列出“卡脖子”技术清单,编制核心人才库和紧缺人才图谱,以重大人才计划为牵引,拓宽选人视野、优化引才方式,为科技创新注入更多源头活水。

以“用好人才”凝聚创新合力。创新是发展的动力,人才是创新的基础,促进创新创造源泉的关键在人才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同频共振。须持续推进人才管理体制改革,围绕攻克关键核心技术难题优化资源配置,打破人才流动壁垒,因事择人、因材施用,推动人岗相适、双向奔赴,充分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坚持从产业中来、到产业中去,完善“揭榜挂帅”“赛马”等以能力实绩论英雄的用人机制,加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探索共同培养、共同选题、共享成果的产教融合机制,通过“订单式”“定向式”“定岗式”等联合培养模式,推动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对接、融合聚变。

以“做优生态”集聚创新动能。环境优则人才聚,人才聚则事业兴。人才心无旁骛干事创业,创新发展的动能才能愈发强劲。须坚持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协同并举,探索创新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加大力度建设人才载体和科创平台,赋予科研单位更多自主权,引导和鼓励更多科研人员甘坐“冷板凳”、勇闯“无人区”。探索个性化、定制化、精准化的人才服务模式,着眼衣食住行,重视“关键小事”,为人才发展提供暖心舒心服务。完善人才激励评价机制,建立健全关键核心技术人才特殊调配制度,坚持“破四唯”和“立新标”相结合,既重视成功,更宽容失败,勇于为创新事业开道,敢于为创新人才撑腰,营造敢为人先、潜心科研的良好创新生态。(作者:吴启龙)

[责任编辑:张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