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社会治理 > 理论前沿 > 正文

用好“三样法宝”,打造新时代“农工巧匠”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大背景下,农村产业发展对农民的技术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要用好“精准培训”“政策激励”“平台搭建”这三样法宝,精心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时代“农工巧匠”,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以“精准培训”为笔,绘就技能提升新画卷。“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培训农民技能要通过深入调研了解当地特色产业发展情况,充分考虑个体因素,掌握农民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技术难题,开展精准化、个性化的培训,坚决杜绝“大水漫灌”式培训。重点围绕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开展电商运营、网络营销、物流配送以及旅游服务、文化讲解等技能培训。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线上推送丰富的农业技术知识和培训视频,方便农民随时随地学习;线下邀请专家学者、技术能手深入田间地头、农家院落开展现场教学和实践指导,让农民在实际操作中拓视野、长见识、增本领。

以“政策激励”为墨,书写人才汇聚新篇章。人才是乡村发展的第一资源,要吸引和留住人才,离不开政策的有力支持。要发挥政策激励的“催化剂”作用,吸引更多人才投身农村建设。要设立专项人才补贴资金,对参加技术技能培训并取得相关证书的农民给予经济补贴,对在农村产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专业人才和实用人才给予一次性奖励,表彰他们的突出贡献,激发提升技能的热情。要加大金融扶持力度,为有创业意愿和创业能力的农民提供低息贷款、创业担保贷款等金融支持,解决他们在创业过程中面临的资金难题。要强化人才保障机制,建立农村人才医疗绿色通道,提供便捷的医疗服务;设立人才子女教育专项基金,保障他们的子女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建设农村人才公寓,为农村人才提供优质的生活环境,解决后顾之忧。

以“平台搭建”为纸,擘画创业创新新蓝图。人才需要广阔的发展平台,让才华得以施展、智慧得以迸发。要结合当地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培育和发展一批农村创业孵化基地、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打造集种植、养殖、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为农民提供产业集聚发展的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要定期举办农业技术研讨会、农村创新创业大赛、农产品展销会等活动,为农民提供技术交流、项目对接、产品展示的机会,帮助及时了解行业最新动态和技术发展趋势,学习借鉴先进经验,激发创业创新灵感。要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为农民提供技术支持。要加强农村电商平台建设,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完善农村物流配送体系,打通农产品运输“最后一公里”,让优质的农产品能够走向更广阔的市场。(胶河社区管委会 王培旭)

[责任编辑:李玮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