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社会治理 > 基层党建 > 正文

让党员教育管理“暖人心”更“强根基”

党员教育管理是党建工作中一项基础性、长期性任务,贯穿于党的事业发展全过程。在新时代的浪潮中,党员教育管理需要与时俱进,既要有“春风拂面”的温度,让党员感受到组织的关怀与温暖;又要有“雷霆万钧”的力度,确保教育管理的严肃性与实效性,助力党员成为中流砥柱,为党的事业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

以政治引领为“指南针”,把牢思想之舵。政治引领是党员教育管理的首要任务。要充分发挥百年党史这一“生动教科书”的育人作用,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把各级各类政策方针讲深讲透、讲活讲实,真正触动到党员干部的思想深处。通过开展专题培训、主题党日、集中学习等活动,引导党员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始终保持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将党的理论与工作实践相结合,让党员在实际工作中践行政治要求,发挥政治引领作用。

以创新形式为“催化剂”,激发活力之源。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党员教育管理的形式也需要不断创新。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线上学习平台,打造“指尖上的课堂”,让党员随时随地都能接受教育。通过短视频、微党课、在线直播等形式,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生动形象的视听内容,增强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同时,要结合主题党日活动,开展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和志愿服务实践;选取基层党建优秀案例进行研讨分析,结合工作实际开展“岗位练兵”和“技能比武”;开设“党员论坛”和“学习沙龙”,鼓励党员分享心得和经验。通过互动式、体验式学习活动,让党员教育管理既“接地气”又“有生气”,真正成为激发党员活力、提升党性修养的“催化剂”。

以分类指导为“手术刀”,精准施策之效。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党员,其工作特点和需求各不相同。因此,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要坚持分类指导,因材施教。对于机关党员,要注重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加强党性修养和作风建设;对于农村党员,要围绕乡村发展,开展农业技术、农村政策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对于企业党员,要结合企业发展需求,开展生产经营、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培训,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对于社区党员,要突出服务群众的能力培养,提高社区治理水平。通过分类指导,使党员教育管理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让每一名党员都能立足岗位,争当先锋、勇作表率。(中共攀枝花市仁和区委组织部 金阳)

[责任编辑: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