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全面落实民营企业座谈会精神,一视同仁对待各种所有制企业,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这为新时代做好民营经济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推动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力量。当前,要增强民营经济发展动力、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从推动资源等要素公平获取、促进基础设施竞争性领域公平开放、解决融资难这三方面发力。
进一步推动资源等要素公平获取。市场经济的核心是公平竞争,激发市场活力与创造力的关键也是公平竞争。在市场环境中,各类企业应凭借自身实力公平角逐,资源方能得到最优配置,经济效率得以提升。民营企业发展活力的充分释放,对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市场竞争存在障碍、民营企业平等参与市场竞争受限,不仅企业自身发展会受阻,市场经济的活力与创新力也会被削弱,经济发展的动力与质量将大打折扣。对此,需要强化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强化制度建设,严格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在政策制定过程中,有关公共部门需将公平竞争因素纳入考量,从源头上杜绝排除、限制竞争的政策出台。同时,举一反三,对已有的政策进行全面梳理,及时清理和废除不合理的歧视性规定,为民营企业营造公平规范的制度环境。二是要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市场监管部门应秉持公正公平原则,对各类经营主体一视同仁,严格监管市场竞争行为。对于不正当竞争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切实保障民营企业在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享受支持政策、参与招标投标和政府采购等方面,能够得到平等待遇,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
进一步推动基础设施竞争性领域公平开放。基础设施领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具有投资规模大、回报周期长等特点。过去,由于其投资特性与行业传统格局,对民营企业的开放程度相对有限。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推进基础设施竞争性领域向各类经营主体公平开放,不仅能为民营企业开辟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激发其投资活力,还能引入多元竞争,提升基础设施建设的效率与质量,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而推动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推进基础设施竞争性领域开放,不仅有助于解决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问题,提高建设运营效率,还能促进民营企业转型升级,拓展业务领域。建议从三个方面着力。一是着力明确开放的范围和领域,制定清晰、透明的准入规则和标准。对于交通、能源、水利等重点基础设施领域,逐步放宽市场准入限制,鼓励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参与投资、建设和运营。同时,推进智能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等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选择综合收益较好的项目先行试点。二是着力完善配套政策,在融资方面,政府可通过设立专项基金、提供贷款贴息、鼓励金融机构开发针对性金融产品等方式,帮助民营企业解决资金难题。在土地使用、项目审批等环节,简化流程,建立绿色通道,提高办事效率,为民营企业创造便利条件。三是着力建立健全监管机制,确保民营企业在参与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保障项目的质量与安全,实现基础设施领域开放的健康、有序发展。
进一步推动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题。民营企业融资问题不仅关乎民营企业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更对整个经济社会的稳定与繁荣产生深远影响。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题,是稳定经济增长、促进就业、推动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完善金融市场体系、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任务。一是政府金融部门应积极作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政府金融部门应学习贯彻中央精神,充分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作用,引导金融机构转变观念,一视同仁对待各类所有制企业,加大对民营和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力度。持续贯彻落实好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等八部门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有关通知,严格执行金融支持民营经济25条举措,为民营企业融资提供制度保障。强化债券市场制度建设与产品创新,持续发挥“第二支箭”的撬动引领作用,拓宽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渠道。抓好“科创板八条”“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十六条”“并购六条”等政策的落实落地,支持民营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发展壮大。二是各类金融机构应加强自身服务能力建设。进一步畅通民营企业股、债、贷等多元化融资渠道,加大金融资源要素投入,将民营企业金融服务做深做细。推广基于核心企业信用的供应链金融,将应收账款等流动资产转化为流动性。进一步发展四板市场,为非上市民企提供股权交易平台。开展增信支持,实现债券市场扩容,推动高收益债券市场发展,探索民企信用风险缓释工具,降低发债成本。推动国家融资担保基金与地方担保机构联动,调降民企担保费率,并建立风险分担比例,实现政府性融资担保扩面提效。三是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桥梁纽带和助手作用。深化调查研究,搭建对接平台,会同金融管理部门、金融机构提升民营企业融资可得性和便利性。比如,工商联(总商会)可以作为政府授权方,整合工商、税务、水电等数据搭建民企信用信息平台,解决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优化信用信息共享与风险补偿,全方位助力民营企业解决融资难题。(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