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基层党建 > 正文

让治理“末梢”成为服务“前哨”

全国组织部长会议强调,要着力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全面提高城乡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的能力和水平,持续抓好为基层减负赋能工作,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基层是国家治理的“最末梢”,却是服务群众的“最前哨”,唯有坚持党建引领不动摇,方能激活基层治理的“红色引擎”,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服务优势,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以党建引领凝聚多元共治合力。党建引领是基层治理的根本保证,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所在。只有坚持党的统一领导不动摇,才能为网格“神经脉络”注入强大动能,让乡村治理体系上下贯通、左右联动起来。要构建“中枢大脑”指挥网,深入推进“干部下沉、数据赋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程,发挥好镇党委牵头、业务条线协调推进、村党组织具体落实作用,形成“高位统筹、上下联动”组织体系,确保党的决策部署在基层落地生根。要构筑“四梁八柱”实体网,统筹推进“精网微格、全科网格”,按照学校、医院、园区企业行业性质等划分并成立网格党组织,完善片区网格工作站、网格党支部服务点功能,全面促进“网格、支部、阵地”一体化、实体化运行,构建基层治理的坚实支撑。要构造“一网统管”数据网,依托5G数字镇街指挥平台,集成应急管理、安全生产、控违禁违、智慧园区等特色模块,升级“智慧柘汪APP”2.0版本,构建“政务服务一窗口、综合执法一队伍、指挥调度一中心、镇村治理一张网”互联闭环,实现基层治理的智能化、精细化。

以融合赋能提升精网细治效力。基层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关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民生福祉,需要各方面统筹兼顾、协同发力,才能真正实现治理有效、服务到位、群众满意。要注重党群同心定格调,将综合网格、专属网格细分微网格,统筹抓好党建与网格融合工作,深入推行“一长五员”工作法,重点发挥好巡查员、信息员、安全员、调解员、民事帮办员的作用,确保服务触角延伸到每一个角落。要强化上下联动布格局,从解决“小马拉大车”入手,下沉融合各类资源,建好基层治理服务中心。按照“一格一站”配备原则,依托小区物管用房、警务室等载体,打造“网格驿站”“爱心医站”,实现服务资源的最大化利用。要坚持关怀友爱优格序,针对留守妇女儿童、易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等弱势群体治理难点,实施“小螺号”工程和“爱心港”行动,建立帮扶关爱工作责任清单;针对特殊群体治理重点,加大“网格+警格”融合力度,突出“技防+人防”,常态化落实“白+黑”“专+兼”巡查制度,筑牢基层治理的民生底线。

以示范引领带动红色先锋聚力。党员队伍既是推动治理资源下沉、服务精准落地的实践主体,又是激发群众参与热情、凝聚社会共识的重要力量,鼓励引导广大党员身先示范将会汇聚起党群同心共建共治的强大力量。要搭建发展建功舞台,持续建强“干事创业、示范带头、一线服务”三支海燕队伍,深入实施党建引领富民兴村“四帮一”机制,通过村企联建、强村带弱村等形式,组建联合共富大党委、村企共治联盟等治理联合体,为党员发挥作用提供广阔空间。要提供创业建功平台,办好“四个讲堂”,持续突出网格党员队伍系统化管理、职业化打造、实效化回应,健全“问题发现、分流交办、整改处置、评价验收”闭环机制,真正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要夯实服务建功展台,持续推动党员志愿服务深度融入乡风文明建设,实施一台戏、一本书、一支舞、一批重大典型、一个“海洋渔具”文化“五个一”工程,深化“美德银行、善行超市”积分制管理模式,引领带动广大群众从“旁观者”变“参与者”,不断提高乡村治理德治善治水平。

(作者:李杰,系连云港市赣榆区柘汪镇党委书记,赣榆海洋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三级调研员)

[责任编辑:李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