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深度原创 > 正文

准确把握“三大全球倡议”的时代意义

【摘要】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分别致力于推动构建发展共同体、安全共同体、文明共同体,形成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独特方案。三大全球倡议具有独特的历史厚度、理论深度、实践力度与世界风度,有力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助力世界繁荣发展、维护全球和平安全、推动全球文明进步的世界意义。由此即可从实然性上深刻领会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经验,也可从应然性上真切体悟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谋进步、为人类谋大同的天下情怀。

【关键词】三大全球倡议 中国式现代化 现代化之问 【中图分类号】D820 【文献标识码】A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5年新年贺词中指出:“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需要以宽广胸襟超越隔阂冲突,以博大情怀关照人类命运。”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怎么应对这个变局,这是个时代之问、世界之问。为回应这一时代之问、世界之问,我们先后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形成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中国智慧。由此,从三大全球倡议反观中国对现代化之问的科学应答,可以进一步明晰中国式现代化如何为时代之问、世界之问提供了具有深远影响的中国之答。

历史十字路口上的现代化之问

当今世界,发展之变、安全之变、文明之变加速演进,“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在此背景下,审视与解答“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现代化?怎样才能实现现代化?”的现代化之问,日益成为一个重大的时代课题。

现代化之问蕴含世界之变的内在逻辑。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持续展开,当今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从现代化层面回应“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的世界之问日益紧迫。一方面,“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现代化”与“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相互呼应:中国式现代化所提倡的“坚持和平发展”“维护国际秩序”“坚持合作共赢”“提倡文明交流互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促成了“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在不断升华的过程中应对世界之变、回应世界之问的中国智慧;另一方面,“怎样才能实现现代化”与“如何建设这个世界”不谋而合: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为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我国依托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以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成为推动世界现代化事业共同发展的中国方案。

现代化之问寻求对时代课题的科学解答。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我国将“人类社会应该向何处去”“我们应该为子孙后代创造一个什么样的未来”的时代课题视为中华民族的使命担当。一方面,“人类社会应该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问呼唤“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现代化”的科学解答:世界各国平等协商、开放创新、同舟共济、坚守正义的原则,正是中国追求多边合作、建设自由融通、倡导绿色安全、坚守自由公正现代化在世界层面的贡献。另一方面,“我们应该为子孙后代创造一个什么样的未来”的时代之问呼唤“怎样实现现代化”的科学解答:“共赢共享的未来”是顺应和平发展历史趋势的现代化的奋斗目标;“繁荣发展的未来”是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现代化的前进方向;“健康安全的未来”是倡导人类健康共同体现代化的不懈追求;“互尊互鉴的未来”是促进文明发展的现代化的世界理想。

三大倡议内蕴现代化之实然性

我们党在百年奋斗征程中,不断为破解全球问题积淀了带有鲜明中国特色与浓厚时代特征的丰富经验,从实然性的历史视角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而三大全球倡议在总结与肯定中国式现代化关于发展、安全、文明等方面实践经验的过程中逐渐明晰了现代化的实然性,成为推进全球现代化进程的三大抓手。

践行了独立自主的道路原则与多边合作的交往原则。中国式现代化既坚持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又坚持多边合作、奉行对外开放,共同构成三大全球倡议的精神之基。如在发展方面,我们党立足中国国情,独立自主地走出了一条社会主义发展新路,提出“外国经验,不管是哪一个国家的,只能供参考”的原则,在开放互助中推动各国共同发展。再如在安全方面,我们党将军事建设作为国家安全的核心,积极构建广泛的国际统一战线,扩大国际力量、维护国家安全。

立足于中国具体实际又融入人类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国式现代化既坚持立足我国实际“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同时也积极放宽视野“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不断融入人类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如在安全方面,既在维护领土完整与主权独立中捍卫国家安全,又不断加强经济安全和社会安全协调发展,为更好融入世界现代化发展营造良好国内环境。再如在文明方面,我们党依托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显著优势,使中华民族能呈现更加自信的姿态,“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当前,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历史使命,我们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新目标,使中华民族肩负更加坚定的责任使命不断融入并引领世界文明的交流发展。

涵养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与人民主体的历史真理。中国式现代化在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与坚定弘扬人民主体的世界共识中不断涵养人民性特质。如在发展方面,中国式现代化将民主政治建设视为“整体性改革的重要结构性要素”,指出发展党内民主是带动人民民主建设的重要方式,为推动世界民主政治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再如在文明方面,不但重视物质文明的现代化,更是指出精神文明的现代化事关人民群众精神动力的关键。此外,还提出了制度文明的现代化是人民主体性得以真正确立的重要前提。

发展了普惠包容的宽广胸怀与平等共进的科学方法。中国式现代化传承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协和万邦、天下大同的天下观,将国家繁荣融入全球发展大势,把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作为使命担当,在平等对话、包容互鉴中共谋世界发展,助推安全与文明事业共同进步。如在安全方面,从战争与和平的世界大局出发提出“两个中间地带”“三个世界”强调联合国际力量以反对霸权主义,到追求和平发展环境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真正的不结盟”,再到立足世界安全新秩序的战略高度提出“共同构建一个和谐世界”,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坚决维护世界安全的决心。再如在文明方面,为促进国际文明交流互鉴提出“文化外交工作”,并视为“外交工作的一个侧翼”,进一步凸显了我们党普惠包容的宽广胸怀。在逐步廓清对文明交流片面认识的过程中,党提出“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充分尊重与推动世界文明多样性的发展。

三大倡议凸显现代化之应然性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践行全人类共同价值,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作为一个紧密联系、互相促进的有机整体,三大全球倡议是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提出的以破解当今世界“四大赤字”的中国方案,从应然性的角度彰显了我们党的世界担当与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

彰显现代化方向的人民性,凝聚现代化的磅礴伟力。“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进现代化最坚实的根基。”作为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目标,现代化需要汇聚世界人民的磅礴伟力。从发展来看,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发展为了人民”为根本价值取向,以人民的幸福安康作为现代化的衡量指标,激发了人民群众的主体意识,并呼吁各国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保护和促进人权”;坚持以“发展依靠人民”为前进的力量之源,充分发挥人民推动现代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向世界传达“只有始终相信人民,紧紧依靠人民”才能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伟力;坚持以“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为价值旨归,将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崇高目标,向世界展示现代化如何“更好回应人民各方面诉求和多层次需要”。从安全来看,中国式现代化践行“以人民安全为宗旨”的总体国家安全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现代化各项工作要“坚持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各个国家的人民安全是全人类安全的前提条件,人类安全共同体将整个世界视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形成了全人类共建、共护、共享安全成果的基本原则。从文明来看,中国式现代化尊重不同国家人民的价值观,大力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普遍认同的价值理念的最大公约数。

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多样性,创新现代化的多重方案。中国式现代化是在学习借鉴西方现代化基础上融会贯通产生出来的全新方案,并将“三大倡议”作为抓手推动世界现代化道路的多样性发展。全球发展倡议强调,为了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全球发展,必须坚持创新驱动,强调各国要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加速发展生产力,更强调各国亟需在现代化事业的发展理念、政策制定、战略实施等方面进行创新,从而为世界各国的现代化提供多样性道路选择。全球安全倡议强调“坚持统筹维护传统领域和非传统领域安全”,为各国现代化发展提供全面的安全保障。我国在“摒弃冷战思维,反对单边主义”中积极采取多种措施,既维护好传统领域安全以实现世界总体和平稳定,又维护好非传统领域安全以最大程度消除安全隐患,为世界各国的现代化营造安全稳定的国际环境。全球文明倡议明确指出“我们要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坚持文明平等、互鉴、对话、包容”,为世界现代化涵养深厚文明底蕴。习近平总书记认为文明具有多样性,就如同自然界物种的多样性。中国式现代化正是在推进文明交流、文明互鉴、文明包容的自觉与自信中,为世界现代化文明的多样性增色添彩。

保持现代化进程的持续性,激发现代化的活力源泉。现代化是一个克服困难、逐步发展的过程,持续性是各国现代化进程的鲜明特征。我们党在发展中国式现代化事业的过程中,明确目标、科学谋划、有效推进,在推动世界发展、安全、文明事业的过程中保持了自身现代化发展的持续性,并为世界现代化的持续发展增添了活力源泉。全球发展倡议强调发展的“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以中国式现代化助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伟大进程。中国式现代化通过协调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进而成为全球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的活力源泉。全球安全倡议强调“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可持续的安全成为新时代现代化发展的新诉求。全球文明倡议强调“充分挖掘各国历史文化的时代价值”。每个国家走向现代化都必须立足自己的文脉赓续与文明传承,切不可中断精神建设与文明创新。

确保现代化领导力量的坚定性,树立现代化的光辉典范。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我们党是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开拓者、领导者,为世界各国政党推进本国现代化事业树立了光辉典范。从发展来看,党的坚强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我们党是我国现代化发展事业锚定奋斗目标行稳致远的坚强领导核心,真正凝聚起人民群众从而形成推动我国现代化发展的强大合力。党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引领力量,对世界其他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也是一种借鉴。从安全来看,坚持党的领导是国家安全工作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坚持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绝对领导。”通过向世界彰显我国党领导国家安全的优越性、独特性,从而在变局中赢得更多战略主动。从文明来看,坚持党的领导是保障我国文明建设事业持续性、稳定性的重要举措,为世界各国破解现代文明建设过程中的阻力与困境提供了参考。我们党致力于领导我国文化更新与文明重塑浩大工程扎实推进,持续彰显中国式现代化助推世界文明进步的世界意义。

(作者为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注:本文系四川省哲社重大专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哲学意蕴”(项目编号:SCJJ24ZD10)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携手同行现代化之路——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人民日报》,2023年3月16日。

②习近平:《正确理解和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人民日报》,2023年2月8日。

责编/孙垚 美编/王梦雅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孙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