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全国两会,明确提出“推动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服务于民生”“抓好就业这个最基本的民生”。作为基层的青年干部,我们要不断厚植人民情怀,端正思想态度,立足岗位、强化担当,用坚守基层的的信念和坚持不懈的努力,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厚植人民情怀,答好“乡村全面振兴”卷。“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是国家制定政策的着力点和发力点,从“稳就业促增收”到“着力抓好“三农”工作,深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一项项涉及老百姓急难愁盼的操心事被列入小组讨论的重要内容,也牵动了基层乡村百姓的心。作为基层的青年,要强化宗旨意识和公仆意识,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对标人民所需、所想、所急,深入一线访民情、察民意,找准产业发展路径,推动科技创新赋能乡村振兴,助力共同富裕。
践行人民至上,答好“民生保障”卷。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上,高质量发展的成果,一头连着宏观大局,一头连着万家灯火,让人民群众过上有品质的生活,是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具体表现,是全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力量源泉。“十四五”以来,党和国家持续重视保障改善民生,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特别是基层群众的生活品质,加强基础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在基层乡镇,困难家庭的救助、留守儿童关爱、养老服务网络建立等等这一系列举措,都直接关系到农村百姓的生活质量,确保了基本生活的满足。教育、医疗、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这些变化则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惠及偏远地区。作为基层的广大青年,要提升服务能力,苦练技能本领,坚持“一个都不落下”,打通“最后一公里”,在自身岗位上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努力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站稳人民立场,答好“基层治理”卷。回顾过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我们阔步前进的每一个瞬间。乡镇基层从团结带领人民与贫困作斗争,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再到深化农村改革,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体制机制的创新,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体现的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内在要求。作为广大基层青年,要坚持组织引领,下沉一线服务指导,实时收集民意诉求,快速响应百姓需求,着力化解民生之忧,描绘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和美画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