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基层治理 > 正文

成都银行:以金融初心持续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明确提出了要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切实改进作风,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疾,持续为基层减负。2025年1月,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强调要紧扣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格执行《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进一步巩固和拓展整治工作成效。作为西部首家万亿级城商行,成都银行党委深刻认识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对金融事业发展的潜在危害,牢固树立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的“金融初心”,坚持内外审视、持续纠治,坚决打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攻坚战、持久战。

党建引领,以长效机制筑牢“思想根基”

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必须把树牢正确政绩观作为治本之策,从思想深处正本清源,不断练好内功。成都银行党委以身作则,着力健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长效机制,巩固拓展教育成果,制定《成都银行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工作方案》,明确11项整治重点、4项工作要求,旗帜鲜明地反对一切损害客户体验、增加基层负担的流程、产品和机制。坚持“刀刃向内”的革新精神,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带领全体班子成员认真落实“四下基层”要求,主动深入基层开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查摆工作,坚持实事求是和“为群众办实事”的原则进行问题梳理,对于外部政策要求或经营管理发展需要,确需坚守的工作一定坚守到位,按质保量推进;对于政策已调整或内部经营管理“过气过时”的工作,坚持立行立改,坚决一减到底;对于群众疾呼的共性问题,进行上下联动、研究论证,探讨优化调整方案,整合精简冗余的工作流程和内容,切实推动“解决一件事”升格为“解决一类事”。

科技赋能,以数据驱动助力“提质增效”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更是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利器。成都银行党委深知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重要意义,深刻领悟“科技金融”“数字金融”的主要内涵,秉承“实做科技,做实科技”的发展目标,将2025年明确为“数智赋能”年,旨在全面提升全行业务及管理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持续为全行经营管理提质增效注入新动能。在客户经营方面,成都银行成功打造“数据智慧大脑”,构建包含16条先进制造业产业链图谱和研究报告的动态数据库,完成了2万多家科技企业精准画像,研发科技行业专属风险评估模型,实现信贷资源与科技创新需求的精准匹配,使金融服务从“经验判断”转向“精准滴灌”。如针对科技企业“轻资产、高研发”的特点,开发专属信用评价模型,替代传统“抵押物至上”的僵化标准,避免因机械执行制度而错失优质客户。在基层减负方面,成都银行上线“风险数据应用门户”“对公客户关系管理1+3中台”等系统,实现各类信贷业务的智能识别与动态监测,减少人工填报和重复核验的冗余流程,同时运用大模型、光学字符识别“OCR”和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等技术,持续优化各类办事流程,将基层员工从“指尖上的形式主义”中解放出来,从而释放更多精力活力,聚焦于实地调研与客户服务。

服务实体,以实际成效检验“金融初心”

金融工作的本质是服务实体经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最大危害在于脱离根本。成都银行党委坚信只有坚持金融高质量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推动金融“五篇大文章”扩面增效,才能让金融发展的成果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共享,切实回应人民群众对建设金融强国、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期待。成都银行主动将自身发展融入地方发展大局,以实体经济和社会福祉为着眼点,积极对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等中央和地方重大发展战略,着力做好金融支持和服务保障。通过“千企万户大走访”“润园惠企”等活动,持续深入一线调研企业需求,推出“成长贷”“科创贷”“满园贷”等多款创新金融产品,将“坐等客户上门”的被动服务转为“主动破题解题”的实干模式,全力推动实体业务量和质“双提升”。在创新服务方面,成都银行发行全国首单版权ABN创新金融项目,不仅为文创型企业提供全新的融资渠道,更助力全国版权ABN实现零的突破,为全国版权资产证券化提供了可借鉴的“成都模式”。在绿色金融方面,成都银行摒弃“运动式”投放的模式,通过碳减排支持工具和绿色债券发行,将超490亿元信贷资金精准投向光伏、新能源汽车等低碳产业,以长期主义规避“数字政绩”冲动。

成都银行党委通过自身实践,将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从“运动式整治”转向“常态化治理”,从“被动规避风险”转向“主动创造价值”,从“管理层驱动”转向“全员价值共生”。未来,成都银行党委将继续以“五篇大文章”为纲,将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融入全行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为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成都新篇章提供金融活力。(成都银行党委)

[责任编辑:于 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