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基层治理 > 正文

在答好历史之问中彰显青春担当

“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面深化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攻坚期。新时代青年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接班人,必须以坚定的信仰锚定航向、以深厚的民心校准航程、以务实的本领破浪前行,在答好深化改革历史之问中彰显青春担当。

淬炼政治忠诚。“改革永远在路上,改革之路无坦途。”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打破“大锅饭”到深圳特区建设“杀出一条血路”,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到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立柱架梁”,每一次突破都印证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定力。青年干部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从“中国之治”的成功密码中汲取信仰力量。面对西方制度模式输出与意识形态渗透,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内化为政治本能。例如,在数字经济改革中,既要吸收西方先进技术经验,更要坚守数据安全底线,确保改革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行稳致远。

校准改革航向改革开放史,本质是党领导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生动实践。安徽小岗村“大包干”契约上按下的18个红手印,浙江“最多跑一次”改革中窗口工作人员的微笑服务,都印证了“人民是改革的最大受益者”。青年干部要始终牢记“国之大者”,把群众路线贯穿改革全过程。在乡村全面振兴领域,可借鉴“千万工程”经验,通过数字化手段建立“民情流水线”;在民生保障方面,推广“医保跨省通办”等创新举措,让政策红利精准滴灌基层。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政务服务“跨省通办”事项已达153项,群众满意度达98.7%,这正是以人民为中心改革理念的生动注脚。

锻造改革铁军。改革进入深水区,必然面临更多“硬骨头”。从浦东新区“一业一证”改革中的制度创新,到雄安新区“数字城市”建设中的科技赋能,新时代改革迫切需要青年干部兼具战略眼光与战术智慧。青年干部要主动投身基层一线“墩苗”,在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全面振兴主战场中磨砺担当。例如,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青年团队首创的“国际职业资格互认机制”,为跨境人才流动开辟新路径;浙江“90后”干部在营商环境改革中推出“企业开办一件事”集成服务,将办理时限压缩至2小时。这些实践表明,唯有将系统思维与创新意识相结合,才能在改革攻坚中闯出新天地。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青年干部肩负着续写“春天的故事”的光荣使命。让我们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处处争创一流”的进取心,将信仰之力转化为改革伟力,用实干之基托举民族复兴。

(浙江省长兴县水口乡 卢敏然)

[责任编辑:李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