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基层治理 > 正文

以正确政绩观校准高质量发展航向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高质量发展成为新时代的主旋律。树立正确政绩观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基层领导干部的执政之要、从政之德。正确的政绩观不仅关乎各级领导干部的工作导向,更直接影响国家发展全局和人民福祉。只有坚持正确的政绩观,才能确保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不偏不倚、行稳致远。

明确政绩导向聚焦发展质量。政绩观是领导干部干事创业的“风向标”,只有明确正确的导向,才能避免“唯GDP论英雄”的片面思维,真正聚焦发展质量。基层干部应以人民为中心,以发展质量为根本,注重经济发展的效益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既要摒弃“数字出政绩”的短视行为,又要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一方面要关注产业结构优化、创新能力提升、资源利用效率等关键指标,推动经济向更高层次迈进;另一方面,要统筹兼顾,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高质量发展不仅是经济领域的要求,还包括社会、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基层政府应树立全局观念,统筹推进各项事业发展,确保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全面提升。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强化民生导向。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发展的根本目的。正确的政绩观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基层干部应时刻牢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使命,切实把民生工作放在首位,不但要把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而且应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需求,切实解决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问题,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高质量发展不仅要求经济总量的提升,更要求发展成果的公平分配。基层政府既要着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又要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强化责任担当注重长远发展。正确的政绩观不仅要求基层政府立足当前,更要着眼长远。高质量发展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基层干部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科学规划、统筹推进。一方面,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注重打基础、利长远。摒弃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尊重客观规律,科学制定发展规划,扎实做好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另一方面,要有“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敢于攻坚克难。高质量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基层干部应敢于直面问题,善于破解难题,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各项任务落实落地。要坚持全面、客观、公正的原则,把经济发展质量、民生改善、生态保护等作为重要考核指标,激励基层干部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担当作为。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瞿溪街道办事处 周苗苗)

[责任编辑:李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