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地方要闻 > 正文

南充顺庆区:以“校中厂”合作模式为抓手 破解技能人才培育难题

四川南充顺庆区认真贯彻全国组织部长会议“完善人才自主培养机制”的重要要求,聚焦区内技能人才供需对接不畅、人才链与产业链衔接不紧等问题,通过深挖本土高校及中职院校资源,精准链接校企供需,推动实现信息共享、人才共育、产研共融。

校企建联盟,破“信息对接”难。顺庆区依托全市产业人才发展联盟,压实区人社局、区就业局等部门责任,全覆盖下沉区内重点企业摸底,建立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高层次研发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三本台账”,细化形成人才引育需求、研发合作需求、人才服务需求“三张清单”。举办各类活动7场次,精准推送高校生源信息、企业人才需求信息,推动顺芯半导体、吉利、三环等市内重点企业与南充电影工业学院现场“牵手”,实现企业“招人才”和人才“找企业”精准耦合。

企业进高校,破“产研融合”难。顺庆区聚焦研发人才难引问题,探索“校中厂”人才联合培育模式,推动中科九微与西南石油大学签订《卓越工程师校企联合培养协议》,开办“九微班”人才培育班次,共建复杂构件增材制造技术与装备产学研联合实验室、先进制造与真空产业学院等高能级研发平台,4名重点企业高管、5名高校专家互派担任“双师型教师”,由企业技术骨干定期进课堂面对面、手把手开展技能培训,高校专家团队定期入企开展研发指导,实现“所学即所用、所教即所需”。

学生进企业,破“人才培养”难。顺庆区围绕职业院校人才供给和产业需求匹配度不高、技能人才培育难等问题,推动南充职业技术学院等驻市中高职院校入驻中景航天等重点企业“订单式”办学,由企业提供学习、住宿场所及资金、设备,学校提供师资、生源,校企双方共同招生、共同拟定人才培养计划、共建实习实训基地。“订单班”学员由学校配备两位骨干教师进行理论教学,企业配备一位业务能手进行实践指导,双管齐下帮助学生夯实理论基础、提升实操能力。学员入校后既是学生又是企业员工,培训地点既是车间又是课堂,有效解决企业技能人才招引困境,实现“毕业即就业,上岗即上手”。

人才自主评,破“栓心留才”难。顺庆区围绕技能人才待遇相对不高、发展空间受限等问题,出台产业人才25条、高端装备制造业12条等新政。开展产业人才自主评定“微改革”,将专业素质作为评价人才的重要标准,鼓励企业根据人才实绩、岗位贡献、市场“身价”等自订标准、自主荐才。按照A、B、C三类评价结果,分别给予产业人才每人每月3000元、2000元、1000元的岗位津贴,同时配套健康体检、疗养研修、子女入学等服务保障,有力提升技能人才社会认同感、职业幸福感、待遇满足感,实现政策红利到人才活力的有效转化。(中共南充市顺庆区委组织部  马雷 陈孚)

[责任编辑:于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