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作为人口大县,多年来始终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在夯实基层基础上,牢牢遵循中央要求、省委和市委部署,把党建引领作为贯穿基层治理、引领基层治理、保障基层治理的主线,以社会治理高质量为“四高四争先”保驾护航。
2024年以来,该县“两难”问题工单按时办结率、群众满意率、民生事项“未诉先办”等多项指标,均位居全市第一方阵。
构建基层治理网格化工作格局
2024年10月10日晚,固始县阳关街道凤凰园社区网格员张玉文经历了一场虚惊。
在巡查网格时,张玉文行至庞庄新村处,发现一位老人骑车路过时被大风暴雨刮落的网线绊倒,所幸老人身体并未受伤。张玉文赶紧扶起老人,观察到老人无碍后,才放心让其离去。想到此处临近小学,白天来往行人和车辆很多,极易引发安全事故,必须尽快处理。
“考虑到处置电缆电路,我们街道没有相关专业能力,必须找技术人员尽快来解决。于是,我们第一时间通过‘信服通’平台,将该事件上报至县社会治理中心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数字平台,通过上通下达、左右联动的‘H’型数字治理平台,有效实现了‘基层吹哨,部门报到’。”该县阳关街道办主任桑红阳介绍。
进入治理平台系统后,事情很快得到了解决。县社会治理中心收集到问题后,经会商研判,及时联系到县通讯管理办公室,督促其牵头协调,尽快恢复供电线路。
“第二天一早,专业维修人员就赶到了现场,经核查,原来是用于固定网线的线缆固定架脱落了。有关部门联合移动、联通、电信三家公司积极处置,对该处网线重新固定捆扎,并升高线缆,及时消除了安全隐患,我们感到非常满意。”庞庄新村附近群众见证了这一幕,大家为高效治理竖起了大拇指。
诸如此类,该县通过加强网格管理,提升精细管理水平,让网格里的大事小情、矛盾问题,通过“基层吹哨,部门报到”及时得到有效处置。
“我县按照‘区域相近、便于管理、任务均衡’的原则,综合考虑所辖范围、人口数量、党组织设置等情况,对基层治理网格进行科学划分,建立3465个网格,形成乡镇(街道)抓总、村(社区)负责、网格协同、居民参与的基层社会治理网格化工作格局,确保了基层治理工作全覆盖。”该县社会治理中心有关同志说。
据悉,固始县659个村(社区)按照网格划分选优配强“一长三员”队伍,选配网格长3366名、专职网格员2690名、兼职网格员10726名、网格指导员652名,成为服务群众、维护稳定的重要力量。
网格员日常巡格,将基层治理“触角”延伸到群众家门口。当前,该县通过移动终端已上传各类动态信息16400余条,涵盖人员流动、服务事项上报、突发事件等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为后续数据分析和精细治理提供了坚实依据。
打通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之路,把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穿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的一条红线。
立足于“抓早处小”,固始县坚持“微事不出格、问题早处置”原则,注重打通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筑牢基层治理“第一道防线”。
一方面,统筹谋划县域治理“一盘棋”。该县创新“党建+网格+大数据”模式,运用数字信息技术,将基层党组织建设与网格化管理相结合。探索运用“党建+网格+大数据”模式,健全“乡镇(街道)—村(社区)—网格”工作体系,做到“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情在格中联,心在格中聚”,形成人员下行、重心下移、资源下沉的扁平化治理体系,提升精细化治理、精准化服务水平。
另一方面,着力整合资源构建“一张网”。该县完善网格化管理和保障制度,将党组织延伸到网格内,把基层社会治理各项工作和服务下沉到网格,把党建、综治等各类网格整合成“一张网”,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域覆盖的网格体系,全覆盖、无死角地统筹协调和精准治理,提高网格化服务水平。
发挥基层治理的“三种力量”
“小智治事,大智治制。”通过健全群众参与机制,该县通过充分发挥基层治理的“三种力量”,努力打造共治共享的治理体系,为基层高效能治理强化了支撑。
汇聚多元合力。该县着力健全多元主体协同机制,构建党组织领导的共建共治共享的城乡基层治理格局。通过汇聚资源力量,强化基层党组织团结各类组织、链接多种资源的作用,将社会分散、多元的党建要素纳入基层治理框架,不断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以来,该县党建数字平台下达督查督办工作任务指令9090余条,接收省市“两难”问题工单7390余件,按时办结率98.5%,领导参与度在全市排名始终位于第一方阵,社会问题发生率大幅降低,画出了共治共享的“同心圆”。
激发共治活力。该县通过党建引领,突出群众主体地位,深化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拓展“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完善村级事务议事决策机制,激发群众参与积极性、主动性,让人民群众在产业发展、公共事务上踊跃参与、深度融入,实现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主要表现在服务群众上更加精准——2024年以来,该县通过微服务平台管理微信群总数1420余个,覆盖家庭数量248026户,群众通过微信群反映民生诉求等1127300余条,民生事项“未诉先办”206件,在全市排名第一,大大增强了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彰显治理效力。该县社会治理中心通过“网格上报、每日研判、专题交办”系列工作制度,兼顾常态化防控与应急性处置,确保“苗头性问题提前研判、重大风险多元防控”,实行风险管控“全链条”,有效化解了诸如家庭重大矛盾、居民利益纠纷、信访堵点问题等影响基层长治久安、妨碍群众安居乐业的“不稳定因子”。网格员作为基层治理的“触角”,及时了解社情民意,及时发现、调处、上报矛盾,保障了“微事不出格、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2024年以来,该县网格员自行处置事项(网格闭环)6214件、村(社区)闭环9648件、乡镇(街道)闭环393件,大量的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充分体现了网格化治理在基层治理中的预警、高效、及时等功能。
“下一步,我们将锚定‘五基四化’新目标,为高效能治理强化政治引领和组织保障,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建设,强化科技赋能,细化责任分工,实现基层治理从‘被动应对’向‘主动服务’转型升级,提升防患化解重大风险隐患和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能力,以县域基层治理高效能有力保障县域发展高质量!”该县社会治理中心主任丁树林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