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学思践悟 > 正文

做干净干事和干事干净的基层干部

干事成事关键在人,基层干部是大政方针的一线执行者和底部“保险杠”,须挺膺担当、奋力作为。而青年干部作为基层干部中的新生力量,如何保有澎湃朝气、秉持清风两袖,是奋力书写勇于担当新篇章、确保干净干事和干事干净的必答题。青年干部洪流奔涌、显能显效,中国式现代化的漫漫征途方能持续彰显澎湃活力。

提底气,补足理想信念之“钙”。没有理想信念,则容易忘记初心、误入歧途,甚至滑入虚无主义和躺平主义的深渊,虚度光阴。基层干部,尤其是青年干部,必须铭记自身角色,当好人民公仆,坚定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崇高信念,为民族富强不懈奋斗,方能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稳步前行,切实为人民谋幸福。思想之光烛照未来。理论经由实践检验,方能出真知;而实践需要理论的支撑,才能方向明。在日益复杂的内外部环境中,以理论之“矢”射准中国式现代化之“的”,夯实一往无前的底气,方能不断增强自驱力,变“要我做”为“我要做”,不断书写波澜壮阔的利民新篇。

强志气,擎牢长风破浪之“旗”。举什么旗,关乎意识形态,更关乎青年干部的实践方向和决心。道路自信是基层青年干部鼓足勇气攻坚克难、积极投入改革浪潮的价值坐标,征途漫漫,唯有志者方能致远。在价值和实践的坐标系中,发挥自身优势,树立远大抱负,以等不起的责任感、慢不起的使命感、坐不住的紧迫感,自我鼓劲、全力以赴,积极投入基层工作中去,才能厚积跬步以至千里。改革遇到深水区,往往需要敢为人先的勇气和魄力。基层青年干部身处攻坚克难最前沿,责无旁贷。需践行‘学中干、干中学’,勇于担当,不畏失败,摒弃畏难情绪与逃避心态,甘坐‘冷板凳’,秉持长期主义精神,勇于创新,以钉钉子般的坚韧狠抓落实,从而开创崭新局面,迈向更高境界。

鼓勇气,守牢管理监督之“尺”。基层的青年干部与群众距离近、与各类经营主体打交道,分寸和边界不能模糊。从去年的党纪学习教育,到今年即将开展的中央八项规定学习教育,正确对待“责”与“利”的辩证关系,贯穿学习教育始终。深入研习党纪国法,心怀利剑高悬之敬畏,是基层青年干部保持敬畏之心、积极作为的基石。摒弃“求稳怕事,宁可不为”的消极心态,勇于担当、敢于斗争,这是推动内因转化的关键所在。诚然,外力的支撑同等重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于进一步深化改革提出了新要求,干部的人事制度同样面临新情况新问题,需要与经济体制改革相互衔接,要将最大限度调动人的积极性与高质量发展相结合,从干部的选、育、进、管、爱等制度建设方面找准着力点,尤其在激励青年干部挺膺担当方面,需要完善内部管理制度,不断营造敢闯敢干敢首创的实干氛围。

(杭州市余杭区余杭街道党建办  何甲)

[责任编辑:李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