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乡村全面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浙江省推出文化特派员制度,自2024年以来,1573位文化特派员深入乡村,组建近4000支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开展19200余场次文化文艺活动,有效传思想、送服务、促发展,为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注入强大的文化动力,生动践行了其强供给、种文化、富精神等三重使命。
一是强供给,强化基层文化的供给体系。完善的文化供给体系是乡村文化繁荣发展的保障,强化基层文化供给体系是文化特派员的首要使命。具体而言,文化特派员要深入调研乡村文化需求,结合当地特色,制定精准的文化供给计划。一方面,要加强乡村图书馆、文化礼堂等阵地建设,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下乡活动,如文艺演出、电影放映、知识讲座等,让文化之风吹遍每一个角落。另一方面,也要引入数字化文化服务,利用互联网、移动媒体等新技术,打破地域限制,让优质文化资源跨越山水,直达乡村。例如浙江省文化特派员陈屹泛利用自己在文旅项目开发方面的经验,创新打造AI皮影糖画机器人,引入皮影特色剧目,彰显了皮影文化的魅力。
二是种文化,在乡村大地播撒文化的种子。文化特派员不仅是文化知识的传播者,更是乡村文化的挖掘者、培育者和创新者。文化特派员要运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深入挖掘乡村的传统文化资源,如民间故事、传统手工艺、民俗活动等,通过传承与创新,让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焕发新生。如武义县溪里村在文化特派员的帮助下,成功将传统冻米糖制作技艺和溪里传说申报为县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确保其得到系统性的保护;又如鄞州区咸祥镇咸六村借助文化特派员到来之机,着力推动“渔港古镇·文化扬帆”文艺创作与国际传播综合项目,把咸祥镇非遗盘扣技艺传承课堂成功开设到国家大剧院“欢喜宁波”展厅。
三是富精神,丰富乡村居民的精神生活。丰富乡村居民的精神生活,是文化特派员的又一重要使命。一方面,要通过组织各类文化活动,如乡村文化节、民俗展演、手工艺展示等,鼓励村民积极参与文化活动,让文化成为村民生活的一部分,形成独特的乡村文化氛围。如浙江省文化特派员沈苏杭实施“城中村爆改计划”,在宁波北仑的城中村引入“坐·coffeetea”等多种业态,将其爆改为青年聚集场,让当地群众看到了生活的另一种样子。另一方面,文化特派员还要注重培养乡村文化人才,通过开设文化课程、举办文化培训班等方式传授文化知识和技能,培养一批批热爱文化的乡村文化骨干,为乡村文化的持续发展注入活力。
在浙江省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建设中,文化特派员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肩负的三重使命,使之成为乡村文化振兴的中坚力量。2025年是浙江省文化特派员制度实施一周年,也是文化特派员工作推进的关键时期,相信随着文化特派员制度的不断深化和完善,定能以更多实实在在的工作提升基层群众的文化获得感,真正让群众有感、群众参与、群众受益、群众满意,真正让乡村在物质与精神上实现比翼齐飞。
(衢州市衢江区峡川镇人民政府 王加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