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社会治理 > 理论前沿 > 正文

三向发力,助推“三农”驶向发展“快车道”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是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广大党员干部要努力实干、乘势而上,为进一步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愿景贡献力量。

瞄准“产业”发力,厚植发展沃土广大干部要深刻领悟“科技兴农”的重大奥义,把握机遇、勇于创新,推动数字技术穿透农业生产的“最后一堵屏障”,让田间地头长出“新质生产力”。要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带动作用,坚持科学谋划,培育壮大经济主体,全面完善联农帮农机制,确保“联得紧、带得稳、收益久”;逐步加大农业科技研发与推广力度,深化农企协作,推动农产品向精、深加工转变,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要立足乡村资源禀赋与发展定位,充分盘活闲置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旅游、作物种植等兴村富民产业,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瞄准“队伍”发力,激发人才活力现代农业生产早已步入智能化、精细化发展阶段,要想进一步推广先进技术、提高生产效率,“人”是最关键要素。要紧扣“育才、引才、留才、用才”全链条发力,建立乡土人才信息库,鼓励各类优秀人才到村任职、回村创业,培育更多“土专家”。根据产业发展需求,组建科技特派员、农业技术员等人才队伍下沉一线,多方聚力破解农业“卡脖子”难题,真正做到“量体裁衣”、靶向引育;充分发挥平台带动作用,定期开设“田间课堂”,邀请农技专家、种植大户现场实操教学;举办乡村发展论坛,邀请乡村能人、有志青年共话乡村未来。

瞄准“环境”发力,擦亮生态底色。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点任务,承载着农民对增进福祉的深切期待。一些村庄虽然历史悠久、人文资源丰富,但由于人居环境差、交通不便,导致发展滞后,陷入“深在闺中人不识”的处境。因此,要以推进城乡风貌管控为抓手,聚焦群众反映最突出的环境问题,紧盯“田边沟渠”、守好“背街里巷”,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以点带面、连线成片打造乡村风貌示范带;要加快基础设施提升,持续推进农村供水工程、电网、公路等建设,全面提升农村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能力,推动和美乡村建设提质增效。(峡口镇人民政府 曾心琢)

[责任编辑:李玮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