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中国品牌 > 公司治理 > 正文

聚力智能网联核心技术攻关及能力建设 赋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联通智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网科技)是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联通)车联网专业子公司。智网科技在中国联通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中,肩负赋能新能源汽车战新产业重任,全力推动城市级广域覆盖的车路网云协同基础设施建设,不仅为城市级“车路云”一体化应用示范提供有力支撑,更着眼于未来行业格局,致力于打造全球领先的车联网和交通科技服务企业。截至2024年10月,车联网联接服务车企达92家,联接总数达到7441万,市场份额稳居行业榜首;车联网运营服务车企达61家,服务车主达4000万,业务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聚焦核心技术攻关,筑牢智能网联根基

一是承接重大工程,开启智能网联征程。智网科技抓住承担“基于5G和AI融合的智能车路协同系统”这一攻坚工程的机遇,协同集团建立高效的攻关任务管理体系,组建了一支跨部门、跨子公司及省分公司的百人精英团队。历经两年攻关,成功攻克低时延高可靠通信及交通全域融合感知等关键技术瓶颈,部分系统能力经权威专家团队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研发5G/V2X智能融合网络、5G车路协同服务平台、路侧融合感知系统等一系列软硬件产品,在北京、上海、广州等20余座城市开展示范应用,为智能网联技术的深度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二是加大资金投入,驱动自主创新引擎。以智能网联领域自主核心技术与平台功能建设为目标,科学规划年度研发预算并持续加大投入。2024年,自主研发项目预算达1亿元,进一步提升车路云一体化关键技术指标、平台功能与服务能力。同时,紧密结合智能网联场景应用,承担核心技术攻关类项目21项,全面覆盖车路云一体化、一体化安全态势感知及认证、人车家互通、算力网络、安全靶场、5G+北斗、5G专网、6G等前沿技术领域。三是承担政府项目,沉淀创新核心能力。深入发挥参与政府科研项目对核心技术积累的牵引作用,以及高端合作生态的带动作用,累计承担核心技术攻关、典型场景应用、核心能力建设等政府项目近20项,经费超6000万元,增强公司核心技术的领先优势。比如,承担工业和信息化部“基于多源位置信息的智能网联汽车异常行为监测技术与产品”、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年交通载运装备与智能交通技术项目-自主式交通系统互操作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等,推动更高水平研发平台上的自主创新实践。

构建一体化科创体系,加速应用创新突破

一是加强组织保障,构建协同管理架构。成立新能源汽车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专班工作领导小组,由公司主要领导任组长,全面统筹专项工作推进。设立“双总”管理机制,总经理担任总指挥,科技创新部负责人担任技术总师,双管齐下确保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高效协同推进。二是培育创新联合体,完善服务创新链条。牵头发起的“中国联通车联网创新联合体”,汇聚60余家汽车厂商、高校机构等优势合作伙伴,以打造车主最佳“移动空间”服务为目标,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商业模式,有力推动了智能网联应用创新。联合发布《基于5G+MEC+C-V2X融合的车路云一体化解决方案白皮书2.0版》,启动千万级“启新共创”联合体资金支持计划,推动构建多元化联合创新资金支持体系,有效促进产学研用深度协同创新。三是参与试点申报,探索多元运营模式。积极做好“车路云一体化”试点城市申报工作,联合集团公司、相关子公司及省分公司组建专项小组,协同重点机构,全力支撑杭州、苏州、上海等城市成功入围工业和信息化部20个试点城市名单。与天津、成都及海南等地方政府达成深度合作共识,积极探索城市运营新模式,为智能网联技术在城市级规模应用中积累了宝贵经验。

布局未来科技蓝图,强化行业引领支撑

一是夯实车路网云协同基础,赋能智能驾驶。结合试点城市部署和业务需求,深入开展车路网云协同能力研究,重点突破时延可控、弹性调用、综合纳管、灵活调度等关键技术难题,成功上线车联网算网一体化调度管理平台。持续完善5G/MEC能力体系,构建专网运营指标体系,打造融合云、网、平台与应用的一体化综合运营平台,部署车路云一体化安全体系,为智能驾驶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基础设施保障。二是强化三级云控平台建设,推动规模应用。围绕城市级规模应用需求,不断完善三级云控平台功能,推动远程驾驶、自主泊车、低速云控驾驶等场景产业化。完成端边云协同计算架构及基础算法模型场景验证,实现20个以上协同计算基础算法模型。研发“人-车-路-云”多层数据融合与计算处理平台,部署3个以上协同计算应用中间件模块,为城市级智能网联应用规模化落地奠定了坚实技术基础。三是完善测试环境体系,保障产品质量。上线车路云一体化研发测试环境,支持20个场景、25个能力模块,广泛对接乘用车厂开展测试验证并尽快定型,推动车载C-ADAS(网联化的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功能与智能网联平台体系对接,支撑多类型车机终端的测试对接,有效保障了产品质量与兼容性,加速了智能网联技术在汽车产业的广泛应用与普及。(文章来源: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责任编辑:潘旺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