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社会治理 > 产业振兴 > 正文

石柱子村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下的集体经济振兴之路

石柱子村位于辽宁省宽甸满族自治县振江镇的东部,鸭绿江畔、山水相连,拥有“八山一水半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地貌。在这78平方公里土地上生活着1138户3632人,受林多地少、生态保护、保边护边等因素的制约,多年来,石柱子村产业发展落后,村集体经济薄弱,村民生活水平提升较为缓慢。

面对这一困境,石柱子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希金决定采取行动,带领全村走出一条振兴之路。2018年5月,石柱子村党总支部牵头成立了乡裕五味子种植专业合作社,标志着石柱子村集体经济产业发展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1石柱子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希金。

陈希金深知,要把乡村产业发展好,必须有一个好的发展模式。于是,他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深入调研,广泛听取村民意见,最终确定了“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四位一体”发展模式。这一模式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合作社为桥梁纽带,将农户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共同推动乡村产业发展。

合作社实行股份合作制,收益按股份分红,村集体占股68%,其余股份量化到全体户籍村民,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和70岁以上老人享有更多的股份。这一举措极大地激发了村民参与的积极性,为合作社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在五味子的种植过程中,陈希金带领村民克服了重重困难。由于基地建设初期,村民热情不高,他提出了“三个带头”的倡议,即村干部要带头、党员堡垒户要带头、群众代表要带头。在他的动员下,村民们逐渐认识到了五味子产业的发展潜力,纷纷投入到种植和管理中来。经过几年的努力,石柱子村的五味子产业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产值逐年增长。

为进一步拉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陈希金提出了打造村集体产业园的构想。石柱子村利用四年时间,先后建成了五味子烘干室、生物质发酵池和冷库等设施。这些设施的建设不仅延长了五味子的储存期,提高了产品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还为村集体增加了新的收入来源。如今,石柱子村集体产业园已形成规模,成为了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点。(谭轩文)

[责任编辑:李玮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