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人民论坛评论 > 正文

人民论坛网评 | 推进作风建设要摒弃“过关”心理

幻灯片-人民论坛网评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强调,要充分认识这次学习教育的重要意义,教育引导党员、干部锲而不舍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动党的作风持续向好。作风建设不是“一阵风”“走过场”的“过关”了事,而要形成“真自觉”。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应摒弃“过关”心理,经常性深入群众察民意、听民情,自觉从群众声音中查找不足,反思改进,充分凝聚人民群众参与、评判作风建设强大力量,推进作风建设走深走实。

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纠正“四风”没有休止符。摒弃“过关”心理,首先要增强思想自觉。学习教育、听取意见,考验的就是党员干部的自觉性。当前,通过坚持不懈抓、久久为功治,作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但也要清醒认识到,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文山会海、过度留痕、频繁检查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仍不同程度存在,不仅干扰了基层干部群众的正常工作生活,还容易使旧弊未除、新弊又生。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端正学风、以学正风,老老实实地把理论学深学透,了解学习教育的必要性、迫切性,自觉“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

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决定党和国家事业成败。摒弃“过关”心理,还要增强行动自觉。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中突出问题在哪里、痛点堵点有哪些,人民群众最有发言权。只有“动真格”“敢碰硬”,才能赢得人民群众发自内心的拥护和认同。广大党员干部要带头践行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看问题、想问题、解决问题,注重征求群众对党员干部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的意见建议,认真落实“四下基层”机制,既用好民情恳谈、来信来访、12345政务服务热线等渠道收集线索,又走村入户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建立“收集—汇总—研判”的常态化“开门教育”链条,确保精准有效锁定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擦亮作风建设这张“金字招牌”。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将作风建设的评定标准以群众需求为准绳、群众满意为标尺,才能真正杜绝“过关”心理、“及格”心态。要将作风建设的“答卷”交到群众手中,群众不满意的,要及时“返工”“补课”,倒逼党员干部说到做到、不改不行,直到无异议才能赢得好评;群众满意的,要及时总结经验做法,从关系群众利益的“点”出发,充分发挥以点带面的效应,推动各责任主体点上作答出经验、线上联动有成效、面上推广建制度,通过探索“解决一个问题”,持续推动解决“一类问题”,推动形成维护群众权益的常态长效机制,在“及格”的基础上不断向“优秀”迈进,在群众“牵肠挂肚”的问题、“天天有感”的小事中推动作风建设走深走实,以实实在在的成效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拥护。(作者:陈艳红)

[责任编辑:张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