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发布中央一号文件,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并强调要坚持守正创新。守正创新贯穿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过程,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方法,广大党员干部需始终牢记肩负的历史使命,在守正创新中自觉担起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强支撑。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守正要求我们的改革必须要有方向和原则,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贯彻落实到改革进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在乡村全面振兴的一线工作中,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保障农民合法利益放在第一位,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干突破政策底线的事、违背农民意愿的事、与农民争利的事,让亿万农民成为农业农村发展的参与者、建设者、受益者。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用其中的立场观点去指导实践工作。要紧绷纪律和规矩这根弦,始终心存敬畏,常态化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筑牢思想防线,确保在乡村全面振兴的各项工作中始终心存敬畏,清清白白做人做事。
守正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守正的发展。中国改革开放的生动实践证明,改革离不开创新。随着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深入,各项工作千头万绪,这对党员干部的谋事干事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没有“真功夫”就解决不了发展面临的各种“疑难杂症”。党员干部要常怀“本领恐慌”,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创新工作方法,到基层一线去啃硬骨头、涉险滩,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要不断学习知识、丰富学识、增长见识,始终保持自己的思想活力,才能使领导和决策紧跟时代,从而避免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困境,更好地肩负起职责与使命。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改革的成效最终要落脚于农民生活的切实改善。广大党员干部须以中央一号文件为指引,紧扣“守正创新”主线,在产业融合中激活增收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赋能传统农业、拓展电商直播等新业态,让“田间地头”连上“市场端头”;以“厕所革命”“垃圾清运”等“小切口”撬动人居环境“大变革”,用“一事一议”项目完善道路、路灯等基础设施网络;要主动下沉到村头巷尾,将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清单”转化为“实事清单”,打通富民渠道。唯有将政策力度化为民生温度,让改革红利化作百姓笑颜,方能绘就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振兴画卷,书写新时代“山乡巨变”的生动答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