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人口指数级增长,城市社区面临小区类型多样、物业矛盾集中、设施陈旧等问题。四川省西昌市全面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聚焦“三无”小区治理,积极推进“党建进小区”模式,构建“镇街统领,社区主导,小区主抓,居民主体”治理格局,社区治理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党建引领,抓住两个“少数”,明确“谁来牵头”。西昌市的各街道党工委统一思想,整合资源,明确主体,明确分工,社区党委引导小区党员亮出身份、指导建立小区党支部,成立业主委员会。三级党组织抓住两个“少数”(一类是态度积极的少数人群,以单位退休人员为主,有迫切的改造意愿,对改造充满期待和信心;一类是态度消极的少数人群,以低收入人群、租户为主,对改造持观望态度、信心不足),带领小区居民实施家园改造计划,凝聚起“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业委会+居民”多元参与的治理合力。
向下问需,民情民意浮上来,明确“要干什么”。西昌市坚持网格服务、重心下沉、民情汇聚,找准解决急难愁盼发力点。网格服务。深化多格合一、多员合一,推广微网实格,健全“包网联户”制度,做到“民呼我应”。重心下沉。社区干部、辖区党员、小区党员“三敲门”,听民声、聚民力、暖民心,做到“民怨我纾”。民情汇聚。通过“开麦吐槽面对面”“匿名投诉背靠背”“微聊微拍键对键”等方式,做到“民忧我解”。
向下赋能,群众参与动起来,破解“政府干、群众看”的难题。西昌市不断完善各项工作制度,保障群众在治理中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持续为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和业主委员会赋能,线上线下宣传动员,征求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发挥群众治理主体作用,激发参与内生动力。
向下问绩,群众满意提上来,用群众满意评价工作成效。西昌市坚持清单管理、项目公开、群众评价,把住共建共享突破点。清单管理。坚持民主协商,理清建设清单,明确实施主体,精准对接资源,办好民生实事。项目公开。推行“三目”上墙,公示实施项目、公开开支账目、公布公约条目,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群众评价。健全居民评价监督机制,发挥“征想听”等意见建议征集平台作用,持续提升群众满意度。(中共西昌市委组织部 王晓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