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浙江省衢州市江山市石门镇人大聚焦“一老一小”工作,以“三张清单”为抓手,通过“网格+代表”深入了解村民的急难愁盼问题,并将问题梳理成清单,以督办单的形式交给镇公共服务平台,定期开展跟踪督办,及时反馈办理进度,不断助力石门养老服务功能优化提升,让老年人安享晚年。
一线收集,让“问题清单”变“满意清单”
在江山市石门镇特色养老服务一条街,就餐、理发、理疗等服务一应俱全,每天都有很多老年人前来体验。“退休后,我经常一个人闷在家里。后来听说养老服务一条街上有理疗,还有演出、知识讲座,我有空就会去坐坐,还会与街坊们一起下棋、跳广场舞,心情舒畅多了。”居民洪合香说。
2024年,石门镇人大深化“网格+代表”模式,组织代表“走家串户”,面对面详细了解老年人对养老服务一条街的意见建议,共收集到135条养老相关需求,梳理成问题清单30张。
针对问题清单,组织公共服务中心开展深入调研,统筹规划集镇资源,打造以镇中心两个宗祠为主阵地,以助餐点、共富工坊、理疗店、慈善超市等12个业态为主线的特色养老服务一条街,推出“8+N”养老服务场景,让老年人从早到晚都能享受到就餐、文娱、康养“一站式”便利服务,不断提升满意指数。
数智赋能,让“需求清单”变“幸福清单”
此前,周冬妹老人的智能手环监测到其摔倒无法起身,她通过一键拨打电话功能向清漾村书记、镇人大代表毛建成求助。毛建成接到电话后,立即赶往老人家里,将老人送往医院就诊。据统计,该镇先期给100位80岁以上老人及孤寡老人发放了智能手环,建设“乡村智慧大脑”指挥中心并录入老人们的健康状况信息,大数据动态分析、实时共享,消除管理服务的“真空地带”,让在外面打拼的子女安心。
过去,农村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老年人尤其是行动不便的独居老人就餐是一大难题。石门镇人大代表针对这一堵点,通过深入调研了解村民急难愁盼问题,将村民对共享食堂的选址、菜品、服务等期盼梳理成需求清单。如今,已经建成的共享食堂里,荤素搭配的菜品不仅营养丰富、色香味俱全,价格也公道,真正成为了老年人的幸福乐园。
借势借力,让“督办清单”变“成果清单”
岭底村独居老人林云海没有固定经济收入来源,房子曾因年久失修,经常漏雨,而且没有像样的卫生间。实施“为你安个家”项目后,整座房子焕然一新。
近年来,石门镇人大聚焦民生,加大监督力度,积极为低收入户奔走,助力推动镇公共服务中心与启梦公益联袂,对接安基金为该镇65户困难群众实施“为你安个家”项目,同时借力“光暖万家”项目帮助46户困境家庭改善照明环境,切实让低收入群体对美好生活可感可及。
此外,为了将好事办好,线上,依托镇邻里中心大屏,实时监控16个村(社)共享食堂厨房、餐厅就餐情况;线下,镇人大积极组织市、镇两级人大代表,实地了解共享食堂厨房卫生、菜品,确保食堂在阳光下运行,让老年人暖胃暖心更安心。(江山市石门镇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 徐若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