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共同体建设不仅承载着破解发展难题的实践智慧,更蕴含着中华文明对现代化道路的深刻思考。共同富裕不仅指向物质财富的合理分配,更蕴含着社会关系的结构性变革。马克思在“自由人联合体”的构想中指出,要通过制度创新重构发展成果共享机制,使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形成良性互动。共同体发展为共同富裕提供社会基础,共同富裕为共同体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共同体建设与共同富裕互为支撑,前者构筑社会协同网络,后者夯实经济共享基础,双向赋能形成可持续发展闭环。
价值之维——文化根脉滋养共富精神
从“家国同构”到“命运与共”,深植文明基因精神沃土。纵观历史发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理想,铸就个人—家国—天下的价值链环;“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士人情怀,升华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集体自觉。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仁爱思想化作社区邻里互助的温暖实践,当“己欲立而立人”的处世哲学转化为先富带后富的行动指南,传统文化的智慧之光穿透时空,为共同富裕照亮精神旷野。
共同富裕作为一个总体性概念,一是经济上的富裕,二是社会主体上的共同。共同富裕,不仅意味着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累加,而且昭示着共同富裕“一个都不能少”,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共同富裕。共同富裕强调以公平正义为基础的人民群众利益分配的均衡性,具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伦理意义,同时也强调全体中国人民通过勤劳和智慧创造美好未来。当每一个奋斗者的微光汇聚成璀璨星河,当“小我”的追求融入“大我”的征程中,整个社会便激荡起“上下同欲者胜”的磅礴力量。
制度之维——治理创新筑基共富大厦
从“粗放发展”到“精准施策”,彰显制度设计公平温度。氏族社会“耕者让畔,行者让路”的淳朴风尚,展现了原始共有制的朴素平等观;商周时期“井田制”通过公田私田的划分,创造了早期集体协作模式;唐宋时期“义庄”“社仓”等民间互助组织的兴起,形成了“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的基层治理智慧。这些本土化的制度创新既保持了传统伦理的温情,又孕育了先进制度的雏形,为探索共同富裕提供了历史注脚。
改革开放以来,从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到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从脱贫攻坚战到乡村振兴战略,中国共产党始终在探索公有制与市场机制的最佳结合点。通过改革创新催生发展动能,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既把“蛋糕”做大做好,也将“蛋糕”切好分好,主动自觉缩小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着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持续增进民生福祉,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共同体正在重塑利益联结机制,有效激发群众主体意识,使共同富裕从政策安排转向内生驱动。制度创新既要做“破冰船”,拆除阻碍要素流动的藩篱,更须当“压舱石”,筑牢公平正义的根基,让共同富裕的航船以千帆竞发之势破浪前行。
实践之维——发展路径创新共富机制
从“线性发展”到“多维跃升”,实现发展理念范式革新。创新发展路径与共同富裕追求的深度融合,本质上是重构发展动力系统与重塑社会关系的协同演进。通过要素配置优化、制度结构创新与价值网络重构的三维共振,构建起包容性发展的生态系统,这种实践逻辑突破了传统增长范式的线性思维。
在技术革命与制度变革的交织作用下,创新驱动既催生新质生产力跃迁,又重塑社会主体间的联结方式,使发展成果的共创共享成为可能。产业数字化转型打破要素流动壁垒,推动城乡、区域间形成功能互补的产业链共同体;制度型开放创新重构资源配置规则,在破除体制障碍中建立更公平的利益协调机制;社会协同网络则通过数字化平台赋能多元主体,形成知识共享、风险共担的价值创造网络。这种立体化创新体系的关键,在于构建发展主体间的有机联结——既激发市场主体的创新活力,又强化社会主体的协同能力,更完善政府主体的制度供给能力,形成创新要素自由流动、创新成果普惠共享的生态系统。当创新实践嵌入社会关系的重构过程,发展路径的变革就超越了单纯经济效率提升的维度,转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整体福利增进的深层目标。
全球之维——文明互鉴贡献共富智慧
从“独善其身”到“兼济天下”,书写人类命运共同体新篇。以中国文明观回答一系列“现代化之问”,就是要立足自身国情谋发展,不同国家和地区探索各具特色的现代化道路,形成各有特质的文明,其结果应该是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依存、紧密联系,尊重各国的文明发展,积极开展不同文明形态之间的交流对话。
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到“全球发展倡议”,当中国方案写入联合国发展议程,中国的共同富裕连接着中国古代大同社会的精神美学,连接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承载着社会主义对人类解放永不停歇的追求。共同富裕的征程需要代代接力,共同体建设的力量源于万众归心。这不是简单地回归传统,而是在现代化进程中重构新型社会关系;不是机械平均主义,而是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当14亿人结成命运与共的发展共同体,中国式现代化必将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新的智慧。这种植根于五千多年文明积淀,又面向未来创新的发展道路,正在创造属于整个世界的共富新文明。
【项目基金:浙江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常规课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内在逻辑和实践路径探索,项目批准号Y2024557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