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社会治理 > 基层党建 > 正文

虎山村以党建织就“振兴+稳边”双面绣

走进宽甸满族自治县虎山镇虎山村,连片的蓝莓大棚在阳光下泛着银辉,村道两旁的软枣猕猴桃藤蔓爬满庭院篱笆。这个曾经的贫穷边境山村,如今已是丹东市特色产业示范村。村党总支推行“党支部+产业+农户”发展模式,以党建为笔、产业为墨,在守边固土与共同富裕的画卷上勾勒出独特风景。

1

产业花开致富路。2015年,为发展乡村经济,村“两委”经过多方论证,选中蓝莓种植产业。但起初,村民对蓝莓种植有疑虑,不敢参与。于是,村党总支书记王春海自掏200万元建起10栋高标准暖棚,当年收益突破80万元。看着实实在在的效益,村民们信心大增,纷纷加入蓝莓产业大军。如今,全村已发展蓝莓600亩、蓝莓暖棚110栋、软枣猕猴桃115亩、燕红桃200亩、板栗1240亩,柞蚕养殖更达1800亩。

为增加村集体经济,村党总支牵头成立宏鑫物业服务中心,负责虎山长城景区的保洁、商铺运营等项目,年创收10万余元。虎山村又争取上级资金建设了13栋蓝莓大棚,每年为村集体增收39万元。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46万元,比六年前翻了近两番。

2

边境线上党旗红。作为鸭绿江畔的边防村,虎山村的党建有着特殊使命。村党总支与边境派出所党支部联建“钢铁型”党建长城,将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10余名党员组成边境巡逻队,常年穿梭在6.5公里的边防线上,及时发现边境安全隐患。“这里每块界碑的位置,每个便道的走向,我们都烂熟于心。”巡边员说。

2024年7月,暴雨突袭。鸭绿江水位暴涨,村党总支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镇村干部分头带队,凌晨时分挨家拍门,组织村民快速撤离。王春海带病坚守,直至完成灾后重建,他也被送进医院植入心脏支架。这场抗洪战役,让“虎山精神”响彻辽宁大地。

如今的虎山村,蓝莓产业园里春耕正忙,边境线上党徽闪耀,村民文化广场歌声飞扬。王春海望着生机勃勃的蓝莓,信心满满地说:“我们要把‘五星党支部'的金字招牌擦得更亮,让乡亲们的日子像蓝莓果一样甜。”(谭轩文)

[责任编辑:李玮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