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中国人工智能企业深度求索推出性能优越、免费商用的开源大模型DeepSeek,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在科技浪潮奔涌向前的当下,人工智能技术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提升个人能力的关键力量。对党员干部而言,积极拥抱这一前沿技术,不仅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提升工作效能、更好地服务人民的重要途径。
学习“新工具”,乘上人工智能“高速车”。在快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人工智能犹如一辆高速行驶的时代快车,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学习人工智能是踏上这辆快车的第一步。党员干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主动迎接技术变革,深入学习了解人工智能大模型的运行机制、功能特点与应用场景,从基础的指令输入、参数设置,到复杂的数据处理、结果解读,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素养和操作能力。要学会以大模型的思维思考问题,培养系统性、数据驱动、创新性和前瞻性的思考方式,从而更高效地解决问题,在快速变化的时代中保持竞争力。组织部门要组织系统的培训课程,将其纳入干部培养计划,帮助党员干部快速掌握大模型这一新工具的使用方法。
懂得“新工具”,洞察智能背后“奥秘处”。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核心优势在于其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和智能化分析功能,能够帮助政府更高效地处理大量数据和民众诉求,提高政务服务的响应速度和质量。例如,在深圳福田区,70名“AI数智员工”能够显著缩短公文审核时间、快速生成执法文书初稿,并提高民生诉求分拨的准确率。一方面,党员干部应借助大模型处理大量重复性、规律性工作,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深入思考、谋划创新,更好为人民服务。另一方面,党员干部要明确大模型的定位,将其视为辅助工具而非替代品,特别是在涉及复杂问题处理、群众沟通协调等情况时,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避免过度依赖技术,建立“人脑+人工智能”的协同模式,实现优势互补。
用好“新工具”,激活智能时代“强动力”。政府决策往往需要基于大量的数据分析和趋势预测,而人工智能大模型能够对多领域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与分析,为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党员干部在想问题、作决策时要善于使用大模型,全面地了解社会动态、经济趋势和民生需求,使决策更具针对性和前瞻性,避免“拍脑袋”决策。同时,用于支持大模型工作的大量数据一般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保密性,相关人员要严格遵守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相关规定,相关部门也要建立健全数据安全管理机制,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风险评估。此外,相关部门要积极探索新的管理模式,优化工作流程,打破部门壁垒,推动数据共享和协同办公,最大限度地发挥大模型的技术优势。(作者:孙鸿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