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制定实施中央八项规定,是我们党在新时代的徙木立信之举,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十年不够就二十年,二十年不够就三十年,直至真正化风成俗,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年轻干部作为改革攻坚的“排头兵”和优良作风的“传承人”,更需在作风建设中练就政治慧眼、锻造过硬品格、书写担当答卷,让青春在新时代绽放夺目光彩。
以“吾日三省吾身”的清醒筑牢思想根基。作风建设首先要解决“总开关”问题。新时代年轻干部当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思想罗盘”,从“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论断中汲取精神养分,在深学细悟中校准价值坐标。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论述作为“案头卷”,既系统掌握“六个必须坚持”的立场观点方法,又深刻领会“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实践要求,真正把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学到位、领悟透,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在“对标看齐-深学细照-躬身践行”的闭环中夯实政治根基。
以“致广大而尽精微”的自觉锤炼过硬作风。作风建设既要胸怀“国之大者”的战略格局,也要把准“行之微处”的实践落点;既要在政治立场上“咬定青山不放松”,也要在生活细节中“时时勤拂拭”。年轻干部要走得稳、走得远,就必须系好“人生每一粒扣子”。要用好自我检视的“镜子”,按照中央八项规定的要求,深刻剖析自身不足,自觉抵制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不断加固思想堤坝,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习惯在监督的“聚光灯”和“放大镜”下工作生活,既在“八小时内”做到知责尽责,更在“八小时外”守住生活纪律的底线,将“独行不愧影”的道德操守转化为“夙夜在公”的担当作为,让清正廉洁的政治底色在经年累月的坚守中愈发鲜亮。
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担当书写时代答卷。作风之要,终在利民兴邦。年轻干部要把纪律约束转化为担当作为的底气,既要做改革攻坚的“开山斧”,又要当风险防控的“守门员”。无论是身处改革发展的主战场、矛盾交织的最前沿,还是在破解历史遗留的“硬骨头”、应对转型阵痛的“新考题”,都要以“偏向虎山行”的胆魄直面问题,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韧劲动真碰硬,以“千磨万击还坚劲”的定力决战决胜。既以“绣花功夫”苦练内功,在深化改革、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练就真本领;又以“标杆意识”对标先进,不断放大既有优势、挖掘潜在优势、塑造比较优势,让“先行者”的旗帜在高质量发展赛道上迎风飘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