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建设没有“休止符”,必须常抓不懈。作为青年基层工作者,要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将八项规定精神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做到学用结合、知行合一,将其转化为改进作风、服务群众的实际行动,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注入持久动力。
以学促干,以“刀刃向内”的勇气锤炼务实作风。八项规定从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活动等具体问题入手,直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积弊。学习八项规定,要注重将条文要求外化为务实行动。基层工作者身处服务群众一线,必须时刻以八项规定为标尺,检视工作中是否存在“走过场”“摆架子”等问题。而青年干部更应主动对标八项规定要求,摒弃“躺平”“敷衍”心态。无论是推进民生项目,还是深入田间地头调研,都要拿出“啃硬骨头”的劲头,多讲“接地气”的办法,多办暖人心的实事,用务实作风赢得群众口碑。作风建设贵在持之以恒,每位党员干部都应以八项规定为行动准则,时刻检视自身言行,将“厉行节约”“精简高效”等要求融入日常习惯,坚定不移地站在作风建设的前沿阵地,锤炼过硬本领,涵养务实作风。
严字当头,以“一尘不染”的坚守涵养清廉本色。八项规定对厉行勤俭节约、规范公务行为等提出明确要求,为党员干部划定行为红线。学习八项规定,要注重将纪律要求内化为自律准则。基层干部手中虽是“小权力”,却关系群众切身利益,一次超标接待、一份虚报材料,都可能损害党的形象。青年干部初入职场,更需系好“第一粒扣子”,做到“心有所畏、行有所止”。要把八项规定精神融入日常习惯,例如简化接待流程、压缩非必要开支,让“过紧日子”成为常态,以点滴行动筑牢拒腐防变的防线。廉洁自律是每位党员干部的执政底色,党员干部要在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明志正身”,牢记廉洁要求,恪守廉洁纪律,将廉洁理念融入日常,持续创建清正廉明的政治生态。
为民担当,以“枝叶关情”的情怀践行为民初心。八项规定的本质是密切党群关系、厚植执政根基。学习八项规定,最终要落脚到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上。基层工作者要主动走出办公室,多到群众家中问需求,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实干回应期待。青年干部更要发挥创新优势,善用数字化手段提高服务效率,积极投身社区志愿服务队伍。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产业发展中,在社区治理矛盾调解中,我们都需以八项规定精神为指引,把群众的“小事”当作干部的“大事”,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以实际成效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与拥护。我们要持续加强中央八项规定的学习,将学习成果持续巩固落实好,用实际行动诠释“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深刻内涵。
(作者:施其良,浙江省嘉善县大云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