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下午,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举行“高端对话:中国改革与经济前瞻”分论坛。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彭森在现场表示,当前中国的经济运行面临着很多挑战,包括有效需求不足、某些企业经营困难、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社会预期偏弱等,但这些问题中最关键的还是内需不足。
彭森表示,从最近的统计数据看,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比上年全年加快0.5个百分点,同比增长4.0%,但这个数据与五年前相比其实是较低的,还有2月份的通胀数据也是负的,这些数据都反映了内需不足。内需不足最重要的原因是国内消费不足,“中国经济正处于从过去的投资主导型向消费主导型转变的阶段,如果转型顺利,扩大内需和高质量发展就会有比较好的基础和动力。”
中国的内需为什么不足?彭森认为,这是由于长期以来我们在传统观念上有先生产后生活、重投资轻消费的传统思维,且基于这种传统思维,相应政策和制度都是对消费不太友好的,出现了消费压抑的状态。他提出世界总体消费率的数据来佐证这一观点,一些发达国家总体消费率在80%左右,而中国只有55%,中国的居民最终消费率只有38%,而发达国家一般在60%左右。彭森建议,一定要提振消费,为消费正名,中国经济要走消费繁荣的道路。(博鳌亚洲论坛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