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人民论坛评论 > 正文

人民论坛网评 | 持续焕发“徙木立信”新活力

网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制定实施中央八项规定,是我们党在新时代的徙木立信之举,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这深刻表明党中央将作风建设进行到底的坚强决心和信心。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要牢牢把握这一重要要求,不断丰富“徙木立信”的时代内涵,使之在推进党的作风建设中更具成色、更加有效。

坚持以坚定的信念擦亮底色。党员干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如何直接反映宗旨意识,新时代好干部标准第一条就是“信念坚定”,好作风源自坚定的理想信念。这就要正本清源,补足精神之“钙”。始终保持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修好党性教育这门共产党人的 “心学”,站稳党性立场,增强政治定力。党的作风与人心向背息息相关。改进作风必须抓住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个核心问题,深挖“四风”这一严重损害党群干群关系,严重影响群众信任度的根源,围绕八项规定主线持续发力。把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和价值追求贯穿作风建设始终,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需求”。牢固树立正确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继承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进一步增强纪律意识、规矩意识,永葆拒腐蚀、永不沾的政治本色。作风好才能劲头足,就能形成凝聚党心民心的巨大力量,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党群干群关系就会更加紧密,党的事业就会越来越兴旺发达。

增强正视和解决问题的政治自觉。改进党的作风是一场自我革命,必须“以勇于自我革命精神打造和锤炼自己”,不断推动作风建设深化见效,真正取信于民,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突出问题导向,于精微处见真章,以“小切口”带动面上新突破。以“零容忍”态度立查立改、即知即改,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整治什么问题。坚持“防”与“治”都要硬。既全面检视、时刻防范,又聚焦“病灶”、靶向治疗。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及时遏制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对涉及面广、群众反映强烈的,要雷霆出击、迎头痛击。针对“四风”问题由明转暗、改头换面的新动向,要明察秋毫,精准施治。敢于动真碰硬,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向顽瘴痼疾开刀,对老大难问题要多杀几次“回马枪”。始终把八项规定作为铁规矩、硬杠杠,使党的各项纪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更好地规范全体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把制度性要求嵌入问题查摆、警示教育、集中整治全链条。坚持依靠自身力量与依靠人民群众力量相融合。强化群众监督,以民意为标尺,自觉接受群众评判。以好作风树立好形象,锻造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不折不扣把八项规定落到实处,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形成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正气充盈的社会生态。

彰显锲而不舍的进取力量。改进作风不是“一阵风”,不是权宜之计,必须做到令出必行、驰而不息。要把握好授信与守信、承诺与践诺的辩证统一关系,说到的就要做到,承诺的就要兑现,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持续在常和长、严和实、深和细上下功夫。把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落实到作风建设全过程。“四风”具有顽固性、反复性,必须坚持经常抓、反复抓,常抓不懈。要把改进作风与推动高质量发展衔接好,与为民办事、服务群众紧相连,与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相结合,列出一张张负面清单,在解决一个个具体问题过程中,把作风建设引向深入。突出“关键少数”的关键作用,“领导干部要把锤炼党性、提高思想觉悟作为终身课题”,作风过得硬,才能带出一支适应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的干部队伍。建立健全作风建设的常态化长效化机制,赋予改进作风刚性约束和持久动力,着力推动正风反腐一体深化,把全面从严治党推向纵深。持之以恒整治作风顽疾,管出习惯、抓出成效、化风成俗,不断激发党员干部凝心聚力、干事创业,以作风建设新成效为奋进新征程提供坚强保障。(作者:赵耀)

[责任编辑:张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