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学思践悟 > 正文

铁纪护航春耕路 监督赋能振兴图

春潮涌动处,万象更新时。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以监督之力,在广袤乡村密织纵横交错的纪律防护网,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注入强劲动能。监督执纪既如钢尺丈量政策落实的精度,又如春雨润泽田间民生的温度,构建起护航乡村全面振兴的战略支点。

构建全链条监督体系,筑牢政策落地屏障。政策执行力直接关系乡村全面振兴的质效。纪检监察机关要以系统思维构建全周期监督闭环,通过制度创新畅通政策传导。在顶层设计层面,建立政策落实动态评估机制,运用大数据构建惠农资金流向监测模型,实现从政策出台到田间落地的全程可视化追踪。在制度执行环节,创新“纪巡审”联动监督模式,整合纪律监督、巡察监督、审计监督资源,形成跨部门、跨层级的监督合力。针对惠农惠民政策落实中的“卡点”,建立“负面清单”和“典型案例”双预警机制,通过深入分析找准制度漏洞,推动建立“政策适配度评估—执行偏差预警—动态调整优化”的良性循环。既保证中央惠农惠民政策不折不扣落实,又促进地方政策执行机制的迭代升级,让政策红利精准滴灌至田间地头。

创新多元化治理模式,破解民生痛点堵点。面对农业生产中的复杂矛盾,纪检监察机关要跳出传统监督框架,构建“问题导向+系统施治”的治理新范式。建立“线上+线下”立体化诉求收集网络,运用物联网设备监测农田基础设施运行状态,通过监督平台实时捕捉农资供应波动数据,借助舆情分析系统捕捉民生痛点,形成动态问题数据库。针对收集的共性难题,构建“分类处置—分级督办—分层化解”的三维解题机制,对简单问题实行“田间办公”即时解决,对复杂问题启动“多部门会诊”协同攻坚,对体制机制性问题推动深层次改革。创新“监督+服务”双轮驱动模式,既通过专项督查清除阻碍农业生产的“绊脚石”,又统筹协调技术、金融、物流等资源搭建助农平台。将监督嵌入治理过程,既有助于疏通农业生产“毛细血管”,又推动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形成“解决一个问题、完善一套制度、治理一个领域”的叠加效应。

打造战略性护航机制,培育产业振兴动能。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期,纪检监察机关要以战略眼光构建产业发展护航体系。围绕特色农业产业构建“嵌入式”监督模块,在产业链的关键领域设立廉洁风险防控点,将监督触角延伸至技术研发、品牌培育、市场拓展等全环节。创新“纪企农”协同发展机制,搭建政策咨询、法律服务和风险预警平台,既用纪律红线划定政商交往边界,又以制度保障消除生产要素流动障碍。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需求,推动建立“政策包+资金池+人才库”立体扶持体系,通过监督推动财政补贴、金融信贷、用地保障等政策精准对接产业需求。在绿色发展方面建立生态保护监督长效机制,将耕地保护、面源污染防治等指标纳入监督范畴,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筑牢纪律堤坝,既守护产业发展的健康生态,又激活乡村全面振兴的内生动力。(大理州洱源县纪委监委 杨严璋琛)

[责任编辑:李玮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