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拂松柏,清明寄哀思。清明前夕,北京市海淀区实验小学九一分校与北京第九研究所联合开展了“缅怀两弹元勋伟业·续写科技强国之梦”清明祭扫活动。党、团、队员以庄严仪式追思邓稼先等老一辈科学家,传承红色基因,凝聚科技报国力量。
在东校区邓稼先雕像前,活动正式拉开帷幕。雄壮的国歌声中,全体人员垂首肃立,神情庄重。少先队员捧着素白菊篮缓步上前,白色缎带在春风中轻扬。北京第九研究所党委副书记张扬与九一分校党支部书记楼薇琳俯身整理缎带,神情专注而崇敬。“让邓稼先院长的热爱、坚持、勇敢、奉献在九一少年的血脉里生生不息!”张扬书记的寄语饱含深情,激励着在场的每一位少年。“这不仅是祭扫,更是追寻先辈足迹的思政课,是让科学精神代际传递的实践课堂!”楼薇琳书记的话语道出了活动的深远意义。全体人员三鞠躬致敬,用最庄重的方式表达对先烈的深切缅怀。
塑像前的精神对话——用最庄重的方式表达对邓稼先的深切缅怀
徒步塔院的路途成为生动的思政课堂,师生们擎着队旗,徒步前往塔院邓稼先故居,聆听吕旗老师讲述邓稼先“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感人故事。沿着邓稼先爷爷的足迹,少先队员们步行至六号院铜像前,仿佛穿越时空,与这位伟大的科学家进行了一场无声的对话。“两弹一星”宣讲团团员讲述邓稼先爷爷与九所的故事让历史场景鲜活重现。献上鲜花的那一刻,孩子们仿佛触摸到了科学报国的温度。在九所所史馆里,泛黄的文献、斑驳的仪器诉说着峥嵘岁月。国旗厅中陈列的国旗让孩子们感悟到爱国热忱,党员、团员、队员郑重写下“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笔迹稚嫩却铿锵有力。
足迹里的信仰追寻——徒步前往塔院邓稼先故居
血脉中的基因觉醒——走进北京第九研究所所史馆
“我要像邓爷爷那样,用知识报效祖国!”活动结束后,一位少先队员激动地说。这场沉浸式的思政课,让红色基因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九一分校将深化“大思政”体系,让“两弹一星”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新的光芒。
山河已无恙,我辈当自强!九一少年正以“两弹元勋”为榜样,赓续科技报国志。我们知道,强国之路上,每一代人都需要接好历史的接力棒。
(北京市海淀区实验小学九一分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