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拂面春潮涌,煤海扬帆启新程。今年以来,曙光煤矿秉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牢牢把握发展航向,不折不扣地落实山西焦煤和汾西矿业的战略布局,从多个维度精准施策,全力以赴高质量达成全年各项生产经营指标。目前,曙光煤矿以优异的成绩迎来首季“开门红”——累计完成原煤产量26.86万吨,精煤产量13.73万吨,掘进总进尺3014米,分别完成计划的109.2%、101.7%、109.4%。以破竹之势的强劲表现为全年生产任务指标奠定坚实基础,在春日序曲中奏响高质量发展的奋进强音。
把控生产节奏,筑牢发展根基。曙光煤矿积极响应山西焦煤“苦练内功、提质增效”号召,聚焦精细开采,找准矿井发展桎梏关键点,全面把控生产节奏,合理统筹采掘、设备、队伍、检修等生产衔接性工作。通过“日调度、周总结、月考核”的工作机制,明确责任清单,严格风险分类分级管控,强化现场盯守,持续加强关键环节安全管理,实施常态化超前预测、超前准备、超前预控闭环管理。切实将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落实到每个作业环节,构建起全员参与、全流程覆盖的安全保障体系,确保矿井安全稳定生产。
调度指挥中心监控系统。
优化生产组织,提升掘进效率。曙光煤矿严格按照“降劳动强度、稳生产节奏、增安全氛围”工作主线,全面优化生产组织。自2024年8月起,优化生产作业方式,将传统的“三八制”转变为“四六制”,在缩短职工作业时间和减轻职工劳动强度的同时,单日掘进效率大幅提高。单月掘进进尺达到238米,创下近5年来的最高纪录。
井下工作忙设备。
深化设备改革,激发高效动能。曙光煤矿持续抓好“110工法”无煤柱开采技术应用,升级核心装备,持续推广使用液压锚杆钻车、顶板在线监测等工作面建设,智慧赋能全力提升生产工作效率。引进先进智能化采煤、掘进设备,逐步实现从工作面割煤、支护到运输等全过程的自动化控制。构建智能监控与管理系统,优化危险区域管控,实现危险区域向安全区域的转化,全力构建“人防+技防+智防”三位一体防控体系,为矿井生产模式向“安全、高效、少人化”转型提供技术支撑。
井下现场生产组织。
强化党建统领,凝聚发展共识。曙光煤矿深入开展“党建+”特色实践活动,设立党员安全责任区80个、先锋示范岗21个。采用“督帮结合”的形式,将曙光煤矿“千米工程”文件精神进一步转化成促进安全宣传教育工作顺利开展的“法宝”,以“千米”为单位,不断强化全矿干部职工生产、生活全过程安全管控,切实把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了推动矿井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同时,秉持“以矿为家”管理理念,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民生工作,将“家文化”融入安全生产各项工作,构建“共建、共享”工作新格局,为矿井稳定发展凝聚力量。
曙光煤矿党委书记、矿长李海燕指出:“首季‘开门红’是曙光煤矿上下一心、共谋发展的成果展现,这只是我们迈向全年目标的第一步,曙光煤矿600万吨矿井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也正在曙光人的奋斗中不断开创。”
春山可望,笃行不怠。曙光煤矿将以时不我待的精神抓落实,以敢破敢立的举措解难题,以强烈的担当、积极的作为,为山西焦煤全力打造国际炼焦煤市场领军级企业贡献曙光力量。(山西汾西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曙光煤矿 任朝臣 黄雪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