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地方要闻 > 正文

竹溪县水沐清华园:三产融合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邵静)4月3日,春阳和煦,在湖北省竹溪县水沐清华三产融合产业园,负责人郭长江陪同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刘家敏教授,实地考察产业园建设成果,并围绕“果蔬种植、啤酒加工、温室洗浴、亲子研学、餐饮娱乐”三产融合模式展开调研,为园区高质量发展,也为乡村振兴示范项目打造注入新活力。

“四园一体”:从田间到乐园的产业蝶变

在郭长江引导下,刘家敏先后走访了园区核心功能区。北区农耕文化体验园内,100余亩奶油草莓大棚生机盎然,郭长江介绍:“我们采用有机肥种植,年产值达800万元,带动周边农户就业增收,成为县城居民的‘菜园’和‘果园’。”而毗邻的桃、梨、李种植区,虽值春季萌芽期,但已显现出“春赏花、秋摘果”的农旅潜力。

南区的精酿啤酒加工区,德国进口生产线正高效运转,年产能4600吨的武陵精酿啤酒远销江浙沪。竹溪县地下山泉水已产著名芙丝矿泉水,水质富含锶、镁、硒等适合酿造啤酒,所产武陵鲜啤麦香浓郁、口感鲜醇,已成中高端鲜啤品牌。郭长江介绍说:“啤酒加工与沉浸式酒吧、夜市广场联动,形成‘酿造+体验+消费’闭环,夜间经济占比超40%。特别是随着园区近邻武陵不夜城的火爆,带动了啤酒消费。”

专家建言:三产融合需强化“三链协同”

调研中,刘家敏对产业园“一筑基、二赋能、三提质”的发展路径给予高度评价。他指出:“水沐清华通过三产融合+亲子研学创新业态,将农业与康养、教育深度融合,为秦巴山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本。”

针对未来发展,刘家敏建议: 延伸产业链,开发武陵啤酒系列和草莓深加工产品,提升附加值。完善服务链,加强研学课程体系设计,打造“农耕+自然教育”特色品牌。数字赋能链:引入智慧管理系统,实现种植、加工、销售全流程数字化。

乡村振兴:“领头雁”郭长江的实践探索

作为项目创始人,郭长江成立的浪谷细雨农贸公司,依托竹溪“动植物基因库”和山水资源优势,流转土地近1000余亩,构建起“农文旅商”生态链。园区已吸引投资2.6亿元,今年1月24日开业,直接带动200余人就业,并辐射周边农家乐、民宿发展,直接带动福安国际大酒店常常客满。春节期间,联动武陵不夜城推出的民俗巡游活动,单日游客量突破万人次。

从一颗草莓的甜蜜到一杯啤酒的醇香,从田间劳作到星空下的温泉,在水沐清华园,农业不再困于土地,工业跳出了厂房,服务业超越了单一业态,三者如热带雨林般共生共荣。这片土地上,竹溪县乡村振兴的蓝图正以三产融合之笔,绘就一幅“菜园果园花园游园乐园五园共赢”的斑斓画卷。    

[责任编辑:张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