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由青海省总工会主办、青海职业技术大学承办的“青海工匠学院揭牌仪式暨劳模工匠进校园活动”在青海职业技术大学隆重举行。本次活动以“弘扬高原工匠精神,赋能技能报国之路”为主题,旨在深化青海省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为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和产业“四地”培养更多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工匠人才。
青海省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吴有祯,青海省教育厅党组成员、省教育招生考试院院长宁栋,青海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永军,青海省总工会二级巡视员李廷生,青海职业技术大学党委书记史弘展,青海职业技术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蒋红艳,国家电投集团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代主席孙浩然,中国石油青海油田正高级工程师史昆等领导,青海省总工会相关部室负责同志,西宁市总工会、中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国家电投集团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青海华汇新能源有限公司、省教科文卫体工会、省能源化工机冶工会、省财贸工会、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西宁市职工技术协会等部门单位代表以及学生代表、高原工匠、青海省劳模共同出席了本次会议,会议由青海省总工会经济部部长韩玉英主持。
吴有祯在致辞中指出,成立工匠学院是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产教融合、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聚焦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培养造就大国工匠”“建设一流产业技术工人队伍”要求,落实省委十四届八次全会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部署,通过构建“1+10+N”工匠学院体系、开展“青海工人大思政课”、建立劳模工匠进校园常态化机制等创新路径,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深度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为青海产业转型升级锻造一支“扎根高原、勇于创新、担当使命”的新时代工匠队伍。他指出,青海工匠学院将立足光伏能源、生态屏障、盐湖科研、非遗传承等特色领域,以产教融合赋能人才培养,为青海高质量发展书写技能报国的时代答卷。
史弘展在大会开幕式上致欢迎辞并回顾了青海职业教育发展的里程碑。2023年5月,学校获批成为青藏高原首所职业本科大学,首批6个职业本科专业招生,填补了青海职业教育纵向贯通的空白,为12万中高职学生及农牧区学子打通了“技能成才、人生出彩”的通道,让他们拥有了更多人生出彩的机会。他指出,青海工匠学院的揭牌成立,是一次凝聚共识、锚定方向的动员会。青海职业技术大学将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聚焦全省生态文明高地和产业“四地”建设的战略部署,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打造“工匠导师+专业教师”双师队伍,打通“院校培养—企业实践—社会服务”全链条,深化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努力将青海工匠学院建成全省行业和企业一线职工实训基地、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劳模工匠创新成果交流基地、劳模精神传承弘扬基地,培养更多技能人才和工匠大师,为全省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和现代化新青海建设作出“职大”贡献。
开幕式上,青海省总工会正式授予青海职业技术大学“青海工匠学院”牌匾,标志着青海职业技术大学青海工匠学院成为了培养工匠人才的阵地,职工技能素质提升、技术创新的基地。教育厅党组成员、省教育招生考试院院长宁栋,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永军,省总工会二级巡视员李廷生、组织部部长宋琳共同为青海油田工匠学院、黄河工匠学院、中国水电四局工匠学院、青海华汇新能源工匠学院授牌。此次授牌旨在青海省总工会落实中华全国总工会“1+1+N”工匠学院体系建设要求,联合学校企业,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健全产业工人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青海省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构建“1+10+N”工匠学院体系。
教育厅党组成员、省教育招生考试院院长宁栋,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永军,青海职业技术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蒋红艳,省总工会二级巡视员李廷生、组织部部长宋琳共同为亚洲硅业(青海)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军、青海珠峰冬虫夏草工程技术研究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王玉华等11位青海高原工匠颁发青海工匠学院导师聘书。此次聘任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精神,落实《青海省总工会关于加强全省工匠学院建设的意见》要求,在高等学校设立劳模工匠兼职导师,充分发挥高技能领军人才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名师带徒”“技能传承”等模式,为青海省培养更多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
蒋红艳发布了课程建设与课题研究征集通知。她表示青海工匠学院承担着培训工匠学院师资队伍、完善课程体系、编写培训教材、建设线上教学平台等任务,青海职业技术大学已投入专项资金39万元,联合其他职业院校及企业启动《劳动教育》教材及精品课程建设,课程重点围绕青海地域特色,将工匠精神、劳动精神、劳模精神融入课程内容,构建“劳动课程+劳模示范+劳动创造”的进阶式劳动教育模式,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和企业职工把追求“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劳动精神、“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作为价值追求、成为人生志向。她邀请各单位积极申报课题选题,推动破解当前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痛点、重点和难点问题。
主旨报告环节,获得中华技能大奖、全国劳动模范、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多项荣誉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青海油田分公司正高级工程师史昆作了主题为“技能成就梦想 奉献点亮人生”的报告。他以最初的梦想为引入点,分享自己从“采油小白”一步步成长的过程,不仅展现了新时代产业工人“干一行精一行”的职业追求,更为“工匠学院”育人工程注入了鲜活的精神力量。
在大会的分会场物流实训基地,西宁市劳模孙静团队成员带着物流专业学生学习快递业务员蜂巢柜标准化操作。通过学习,学生不仅熟悉了智能快递柜的使用流程,还增强了客户服务意识,掌握了如何及时通知收件人并处理投递异常情况,提高了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为未来从事物流或快递行业奠定坚实基础,能够更好地应对行业需求和发展挑战。青海职业技术大学技能大师田介春在汽车维修实训基地现场演示新能源汽车故障诊断设备的使用技巧,让学生们掌握了实用的高压安全与防护技能、电池管理系统检修技能、电机驱动系统检修技能、整车故障诊断与排除技能等。青藏铁路公司青海高原工匠马万里在路桥苑综合实训基地教授在青藏铁路线路的三角坑、高低、水平、冻害、空掉等常见病害处理方法,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同学们感受到铁路养护工程师团队战风沙、抗缺氧,攻克养护整治难题,用青春守护雪域天路的意志品质,鼓励同学们继续发扬“两路”精神,保障雪域天路的畅通。(青海职业技术大学教务处(教师发展中心) 李晓龙)
